本报讯(通讯员陈岩记者李佳)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建成的校园节能监管平台每年可节水37万吨。据了解,这项大工程与学子们的一项调查有关。
华中师大有个春野环保协会,自2014年起,他们就不间断对校内水龙头进行“跑冒滴漏”调查,最多一次调查了校内宿舍楼、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近30栋建筑内3728个水龙头,发现月“滴水”41万升(410吨),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学子用量杯记录下漏水数据,他们发现,一个月漏的水,需要数十万个500毫升容量的矿泉水瓶才能装下,足够一个人饮用上百年。尽管测量结果并不是很精准,但每次他们都会通知学校后勤部门及时维修漏水的水龙头,每次校方都非常重视。
去年11月,由教育部、住建部、华中师大共同投资建设,该校安装电表和水表共万余块,成为湖北省高校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节能监管平台。
校方介绍,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对学校水电设施的故障情况可进行预警,及早发现各种水电故障苗头。据初步统计测算,校园节能监管平台每年可节水节电10%,其中可节水37万吨,节电400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