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睿彻实习生胡小妹)今日是我市第十个遗体捐献者纪念日。记者昨从市红十字会获悉,我市自2000年开展遗体捐献,截至2015年底,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人数累计达8358人,16年来登记志愿者人数翻了上百倍,成功为1600多人带来生机。
2006年,我市将每年的3月26日确定为遗体捐献者纪念日,2009年,我市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确定为全国首批器官捐献10个试点省市之一。经过十余年社会各界努力,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据介绍,2000年,我市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仅有6人,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807人,翻了上百倍。截至2015底,我市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人数累计达8358人,成功挽救了516名垂危患者的生命,938名失明患者得以重见光明,200多名烧伤等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也为数以万计的医学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的实践机会。
来自江夏的捐献者家属代表蔡丽萍,历经艰辛,照顾一对患有罕见病的双胞胎儿子到17岁,曾是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去年7月,一对儿子在一周内不幸双双离世。蔡丽萍捐出儿子的眼角膜、肝脏、肾脏,挽救了5位垂危者。
昨日,蔡丽萍泪水长流。她说,小儿子曾告诉她,梦见和哥哥一起去救人了。如果还无法战胜疾病,让孩子的生命在另一个人身上延续,是最好的方式,他们的眼睛还能继续看世界。
器官移植受者家属代表涂孟霞表示,今年初,4岁的儿子在同济医院接受的肝移植,由奄奄一息变回了活蹦乱跳。她知道,这份生机背后,有另一个家庭巨大的悲痛。她代表所有的器官移植受者家属,向捐献者表达深深的感谢。
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耘表示:从登记人数和捐献人数可以看出,遗体器官捐献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市民接受,成为关爱生命、奉献爱心的方式,体现了城市文明和进步。呼吁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在身后继续让爱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