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阵地意识 不负职责使命
2016-03-28 07:00:00 来源:长江日报

牛亚娜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遵循,也为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水平指明方向。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一个版面的新闻取舍、标题制作、新闻图片运用等,体现了编辑的章法和专业眼光。面对信息众多、题材繁杂的稿件,要迅速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就要有明确的编辑思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48个字,再次为编辑清晰和坚定职责和使命。吃透中央精神,将明晰的编辑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我们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否则,编辑对稿件处理只能起到加工整理的作用,对版面编排只有简单的组合,势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编辑对待工作,要强化阵地意识,做到守土尽责。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今年春节期间,几则“返乡日记”经微信、微博转发,甚至被多家媒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但“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农村掀饭桌”等先后被证实为杜撰或不实报道,再次为我们媒体工作者敲响警钟。春节回乡,有人看到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奔小康的场面,也有人看到的是农村“空心化”的凋敝,等等。怎样反映全面的真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既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全面准确、分析客观,从而引导人们分清是非,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

创新手段,提高水平。传播理论中有“把关人”、“议程设置”的概念。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不好的舆论则会撕裂社会、搞乱人心、破坏发展。今年3月1日1“学雷锋纪念日”前夕,长江日报在头版刊发了《跑了多家书店都买不到一张雷锋像》的报道。其后又针对“雷锋像为什么难买”、“雷锋像难买是全国共性问题”、“雷锋像难买是公共文化产品缺失”、“雷锋精神传承需要载体”等系列问题,以消息、通讯、访谈、评论、网友热议、跨区域媒体联动、官方微博微信推送等方式,将报道引向深入,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这种效果的取得,除了新闻事实本身的价值作用外,编辑观念的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则新闻来源是一位家长想在学校办“学雷锋纪念日”展览,给长江日报热线发的求助信息,看似是一条无关紧要的社会新闻。但报社采编人员抓住了其背后是“雷锋精神如何传承”这一重大话题,对小消息进行深加工,拿出头版头条位置,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联动,为“小稿子”增值,将社会新闻做出了主流高度。

(作者:长江日报编辑)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