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其中谈到一点“成风化人”,这是耳目一新的提法和表述,对新时期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成风,就是倡树一种社会风气。化人,就是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化人”首当吹“正气清风”,在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舆论导向,理直气壮地传播党和人民的声音。
新闻工作者“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近年来,武汉晨报先后推出“割皮救父”的刘培、刘洋兄弟,“良心厂长”徐家尧,“心灵导盲师”张龙,这样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们宣扬好人精神,营造好人舆论,让这座城市更具温情,更体贴人心。
“化人”还需吹“社会暖风”。新闻舆论要立足正面报道,多作政策引导,多行宣传疏导,多为人民鼓与呼,多为百姓解忧难,用党的温暖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使受众在“春风化雨”中触及灵魂、改造思想。
“你若光明,并不黑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个有追求、有担当的媒体,绝不能以迎合读者好奇心为目的,绝不能把记者当成一个“扒粪工”博人眼球,而应以“成风化人”为责任,在正面报道中感受生活的阳光和温暖。
当一个记者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时,笔下的文字自然有温度、接地气。我工作9年来,从简单地写天气,到分析气象,再到通过气象随笔评论生活,其实就是在讲好每个“气象故事”,让受众在浮躁繁忙的生活中,静一静、停一停,让文字吹来缕缕暖风,让生活更加美好。我想这也是一种主流的声音。
“化人”务必树“时代新风”。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此时的新闻舆论,就应该摒弃传统思维,脑洞大开,用超人的胆识、超前的眼光关注新事物、倡导新风尚、打造新常态,推动新媒体融合。
作为武汉独家地铁报,武汉晨报紧紧抓住“地铁上班族”,发挥“渠道为王”的优势,打造立体的新媒体发布平台——60个QQ群、16个微信公众号、8大铁丝圈矩阵等,从报纸到网络,从线上到线下,和年轻地铁族“一起嗨”,引领时代新风,很好地实现了媒体融合的立体传播。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成风化人”必须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找准对象。互联网时代,“成风化人”的最大对象无疑是年轻一族,是占半数中国人的广大网民。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媒体应引导年轻人与时俱进,善于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最终,新闻舆论要“化大众”,让所有的受众都受到感染熏陶,形成良风美俗。(作者:武汉晨报经济新闻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