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激励本土企业冲击500强
2016-04-06 07:00:00 来源:长江日报

深圳近日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到,实施大型龙头企业和跨国企业培育引进计划,新增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对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给予3000万元奖励,对首次入选“中国500强”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世界500强”企业共有4家,即平安保险、华为、招商银行与正威国际。此前深圳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全市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达到8-10家,政策支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营商环境保持全国领先,城市发展竞争力跻身全球一流水平。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权威的榜单,目前排名主要依据的是企业全年的营业收入。那拥有一定数量的世界500强企业,对于一座城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深圳市有关负责人指出,如果深圳拥有很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会使深圳更国际化,提升深圳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同时,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也必须要有国际化的大企业作为支撑。过去深圳在国际化建设和知名度方面,远不如香港等城市,但近些年随着华为等知名企业在全球影响力的增加,情况正在改变。

多年来,各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使尽浑身解数,多是为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但这个趋势有所改变,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多地重视培育一大批有希望有活力的本土企业,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其做大做强做优,真金白银重奖首次入选“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

2014年8月,天津市出台《天津市百户民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发展行动方案》,企业首次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首次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奖励。

2013年7月,广州市政府官方网站公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首设“重点总部企业培育奖”:首次被评定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首次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奖励;首次被评定为世界企业500强的,给予一次性2000万元奖励。

此外,湖北襄阳、山东烟台也都对本地企业进入500强给予重奖。安徽省政府也对入选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安徽企业进行了现金奖励。

为何多地对于“500强企业”的态度会从引进走向培育?有专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培育更多像世界500强这样的国际化大企业,显示出城市的国际化发展视野,也会使得城市加快国际化进程。要成为经济上有引领能力的国际化城市,必须要占领产业制高点,而国际化的大企业本身就是支撑点。另外,培育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侧面展现这个城市有很好的营商环境。这样的企业多,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生产要素、优秀人才等资源集中,形成良性循环,这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张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