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常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了48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要坚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各个环节,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多发掘能够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闻选题;在新闻采写时,绝对不能为了博取“眼球”和点击率,而片面夸大事实或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读者。新闻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报道,内容上要严谨,舆论引导要正确,方法上要创新。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必须正视和适应这种竞争,在良性竞争中谋求发展。在保持“内容权威、公信力强”的优势前提下,突破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多使用网络技术,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作为一名常年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一线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我越来越深刻了解到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2014年底,武汉晨报独家采写的《地铁越江隧道保卫战》,首次全景式展示了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施工中所遭遇的地铁15年来最严峻、最惊险、最复杂的工程险情,讴歌地铁人发挥舍生忘死、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在采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一事一报”,甚至为了博取点击率,而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导向。作为一名战线记者,应该以专业精神来判断,深挖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从地铁专业角度来解读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抢险所面临的难度,第一时间报道建设者如何争分夺秒抢险救灾,让市民真正了解抢险背后的故事,使更多的武汉市民理解和包容地铁建设暂时带来的不便,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支持城市建设。
地铁作为武汉这座城市新兴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要运送200余万人次,102个地铁车站,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的缩影,如何通过舆论报道来引导地铁文明发展,一直是晨报坚持的方向。由于晨报的长期关注报道,武汉地铁文明志愿者队伍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截至目前已有1.4万市民乘客成为地铁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晨报关注到了一支留学生志愿者队伍,通过长期接触,多次报道他们积极投身地铁志愿服务活动,使得中外年轻人通过志愿服务更加熟悉彼此,也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武汉这座志愿者之城的美丽。
(作者:武汉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