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钟”是怎么造出来的
2016-04-07 07:00: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周六下午2时30分,长江日报和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第118期继续聚焦“工匠精神”,武汉重工螺旋桨公司艺术铸造班班长、铸造高级技师汪明,登台分享他参与打造华西村145吨“天下第一钟”等一大批艺术铸造精品的故事。

汪明,技校毕业,从事铸造18年,有丰富的艺术铸造生产经验,擅长制模、造型、精整、着色等艺术铸造生产关键技术技能。他先后参与了华西村145吨“天下第一钟”、九华山仿宋万佛铜塔、汉阳江滩大禹乘车检阅九鼎大型铜雕、九龙喷水贴金铜雕、51.4米桂林杉湖铜塔、西来寺90吨整铸青铜大鼎、丰县32.6米刘邦铜雕像等一系列艺术精品的铸造,曾获得武汉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艺术铸造工序复杂繁多,设计、雕刻、制模、造型、烘型、浇注、打磨、精整、着色等环环相扣,极其精细,容不得半点马虎。汪明带领班组成员大胆尝试,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先后解决大平面薄壁件浇注困难,消除了艺术产品表面钉眼缺陷,使毛坯修复精整工作量大大降低,产品成型质量和外观精细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铸造工艺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

长江日报与武汉市民之家联手开展“邀市民登台,分享人生精彩”市民大讲堂主讲人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汉精神话题主讲人,近期聚焦“工匠精神”。欢迎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推荐。(余坦坦罗斌卢锦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