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帕金森症 能不再手抖
2016-04-09 07:01: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睿彻通讯员田娟实习生胡小妹)只有四十多岁的武汉修表匠叶先生,患上帕金森症手抖不止,无法工作。医生在其脑部成功安装起搏器,前日,起搏器启动,他的手慢慢停止了抖动,有望能再次修表。

记者在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病房看到,由于帕金森症的长期折磨,叶先生的步伐略显僵硬,双手抖个不停。神经内科薛峥教授陪着叶先生正在活动手腕、手掌,做起搏器启动前的准备。

叶先生5年前确诊患帕金森病,通过服药得以控制,修表工作不受影响,可是近两年,吃药也只能管住一两小时。持续的抖动让他无法完成精细的修表操作。

叶先生说,他自己就像一块锈掉的表,不能灵活地运转,穿衣脱衣困难,连路走得稍远一点,都觉得四肢酸痛。

上月,薛峥与神经外科舒凯教授联合会诊后认为,药物对叶先生的病情治疗作用有限,可植入脑深部电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

“脑起搏器”分为三部分,电极、导线、主机。手术中,舒凯将一个细如发丝的电极埋进叶先生大脑的特定区域,起连接作用的导线一直延续到胸部的锁骨,与主机相连,主机则是一个火柴盒大小的薄块,主机和导线均埋在表浅的皮下,外表看不出来。

手术完成后,通过外部设备启动主机,就可让起搏器工作,使得帕金森症发生的异常脑电波“改邪归正”,从而改善甚至消除症状。

昨日记者看到,医生们不断调整起搏器的强度,叶先生手抖动的幅度明显放缓,慢慢地停止了抖动。走起路来也显得放松自然。

医生表示,起搏器运用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叶先生应当能重操旧业。薛峥笑着鼓励叶先生,自己还有一块手表等着他修呢。

据了解,中国大陆帕金森病患者超过200万人,占全球患者总人数的一半。并以每年10万新增病例的速度递增,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之后,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

舒凯介绍,植入“脑起搏器”后,对脑组织所起的作用是调节性的,并不会对脑部造成破坏,关闭起搏器就不再发挥作用,安全性高。该院一年进行30—50台相关手术,效果良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