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达文化创始人于洋
记者任勇摄
“90后成长起来了,他们与80后的消费观念不同,有为游戏付费的习惯。游戏解说于是成为可以商业化运作的行业,未来大有可为。”昨日,沃达文化创始人于洋告诉记者。
于洋1985年生,东北人,绰号“鸭蛋”。在北京上的大学,学的是跟游戏搭不上边的工业设计。学生时代爱玩游戏。
2008年大学毕业后,不安分的他拒绝了家里找的国企“铁饭碗”,自己找了一份网络相关的工作。
由于爱打游戏,2009年于洋干脆辞职,和一批游戏小伙伴合伙创了业。一帮人在北京清河、回龙观一带的远郊租了个50多平方米的民房,每天就是打游戏、录视频、在各种论坛上做宣传,慢慢地在圈内有了名气。
但直到2010年年底,长达十几个月的时间里,公司没有一分钱收益。“花的是自己攒的钱,还找爸妈要了一些。每人每月就发个500—1000元的生活费,天天吃不同口味的方便面”。
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机,一个国外游戏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制作一些内容来进行推广,找到了于洋的团队。他们由此获得了“第一桶金”,起死回生。
因为谈了个武汉女友,2012年7月,于洋带着十来人的团队,来到了武汉,这里成本更低,空间也大。如今,公司越做越大。
于洋介绍,游戏电竞正在成为最热门的体育赛事,5年后将比足球还火爆。
“DOTA(守护遗迹)每年举办一次全球比赛,奖金多达1亿人民币,已经超过了NBA。总决赛那天,全球同时观看的人数达到4700多万。办一场全球性游戏竞赛的钱,可以举办十几届‘温网’。”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游戏电竞用户为7300万,到2018年将达到1.9亿人。
“游戏解说行业未来大有可为。”于洋很有信心,目前,他的公司正在谈B+轮融资,即将迅速扩张。(记者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