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少点“人气”更有味
2016-04-23 07:02:00 来源:长江日报

历史街区少点“人气”更有味

□司马童(宁波媒体人)

从4月25日零时起,北京著名景点南锣鼓巷将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同时,南锣鼓巷也主动申请取消了国家3A级景区资质。(4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欢迎你”,但由于游客众多、人满为患,首都的不少知名旅游景区和景点,其实早就显得远超负荷、不堪承受。当下,人们已然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共识,景区和景点,最好能保持一种适合的游客密度,这样才能产生“风景和游人两相宜”的最佳效果。

像北京南锣鼓巷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对旅游“人气”的需求与控制,更为敏感或苛刻。作为居民生活和风土人情相结合的特殊“景色”,这些地方也最怕用“景区开发”的思路,将其搞得挤挤挨挨、人声鼎沸。除了安全考虑,摩肩接踵的组团旅游,也很难让人真正领略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有趣味。

历史街区少点“人气”更有味。人们涉足有着历史文化底蕴和意境的深街小巷,最希望能够闹中取静地慢慢欣赏,自由自在地流连于“睹物思古”。这方面,北京故宫过去的单日游客接待量曾超过18万人次,实施游客最大承载量限制之后,将每日游客接待量控制在8万人左右,可谓很好地确保了游客的“游兴”和“游味”。

据悉,取消3A级景区后,北京市旅游委将不再建议旅行社组团前往南锣鼓巷,因为不是景区景点了,所以在行程安排上不去南锣鼓巷也好解释。这样一来,刻意要去的,也就是那些自由行客人或者散客了。毫无疑问,“消肿”了组团游客的纷至沓来,日后人们三三两两地游玩南锣鼓巷,才称得上与历史街区的原味本色相得益彰。

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也要多多顾及“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南锣鼓巷主动放弃3A级的景区资质和招牌,不再将其作为安排旅游团队的观光“热地”,看起来颇似“有钱不赚”,实际却透出了着眼长远和大局的精准用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