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运莹的歌像川菜
2016-05-03 09:01:00 来源:长江日报

·苏醒的音符·除了苏运莹,似乎像《痒》、像《嗨歌》、像张靓颖的一些歌都可归为这个菜系

文/黄披星

最近听的音乐中,苏运莹的《冥明》还不错。那种辗转腾挪不仅有趣味,也有很大的音响愉悦感。同时会想到我国的那些菜系,像川菜鲁菜徽菜闽菜之类的,也是各有侧重各有各的滋味。想来想去,觉得苏运莹属于川菜系,麻辣香锅式的。

她的麻在于那些短句式的音乐。总觉得这是她最为擅长的,这些短句几乎把听者的欲望快速地调动起来了,常常有“蝎子摆尾”的音乐效果。她的这种演唱方式不是惊艳,而是令人惊奇。似乎很少有人会这样唱歌,真是一身的暗器飞镖。而且就像川菜的那种麻,其实也是很有层次的,不是仅仅麻醉人的舌头。它更多的是,勾起人想吃的欲望。

看一下主打歌《冥明》:“海鸥眼睛占满海洋,海洋怀里积蓄金沙,我用生命在看巨浪,夺下一片血染战场。老虎眼睛占满森林,森林怀里积蓄辽阔。我把生命当作成功,不求驯丽只为洒脱……”看得出,这已经是现代诗的写法了,结合她短句式的演唱方式,那种声音的飘忽滋味十分具有川菜的麻麻香。

川菜几乎是无辣不欢。在苏运莹的音乐里,有辣味当然是她的那些跳跃色调的长句子。你可以觉得那些长句有点不可靠,但她的降落方式却还是让人觉得很舒服。川菜的辣有很多种,声音的辣味有时也可以直冲鼻腔,像这样的重复句子:“经常从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天亮的尾巴,等待着一个一个一个一个脉搏的悸动。”满锅的鲜红辣椒衬托着的鱼肉的嫩白,令人垂涎。

显然,她的音乐中没有太多一招一式的基本功法,更多的时候是凌波微步式的内在转折。看歌曲《精灵》:“好像有时候会把自己吞噬,看高处山崖独自呢喃。想想未来想想朝夕,食物链子从缝隙里看。窄小却能一眼致命,患得患失患得患失我要看向大地……”这很明显不是属于武当少林派,很有点“古墓派”的味道。

有了麻辣的主导滋味,那种诱人的鲜也就很快形成。川菜取材多为日常百味,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咸鲜中仍带点微辣。川菜的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等。而苏运莹的这张碟里,确实也菜品颇为丰富。看看歌名就知:《冥明》《香香的幻想》《精灵》《倒挂金钩》《空人得坚强》……而且作品都是她自己创作的,这样的创作能力,也给流行音乐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当然,不是川地的人,对于川菜虽然喜欢,却未必可以连续食用。川菜的流行,更多是因为年轻一代的推崇和对于感官刺激的需求。年长一些只能偶尔参与一下,很多人对于过于辛辣也难免觉得太刺激或是消化不良。但像苏运莹这样的川菜系音乐,给人的愉悦感还是更多些。而且,我觉得她的音乐很耐听,属于川菜里味道纯正隽永的那一部分。

音乐来自日常,音乐与菜系对应其实很有趣,除了苏运莹,似乎像《痒》、像《嗨歌》、像张靓颖的一些歌都可归为这个菜系。当然,我不是在推送什么代表作,而是品尝这样的声音滋味。毕竟,我们在20岁的时候就不用急着去想三四十岁的事,还是先把属于20岁的日子过好。我们不必少年老成,属于30岁之后的事情,慢慢地自会到来。年轻时喜欢下生猛的川菜,还是很正常的事。

音乐和菜品一样,不妨先飘忽起来再说。它真的需要一些想象力。

黄披星艺术研究者。创作以诗歌为主,兼有音乐随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