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随记·这部电视剧赤裸裸和流行的势利同构:戏剧空间、戏剧份额,包括人物的智商、情商,完全按照财富进行分配
文/毛尖
近时颇火的《欢乐颂》我看了大半,满满负能量地走出家门,看到小区大妈在跳广场舞,站在喷水池边看她们用不年轻的腰肢扭出年轻的动作,心里有些感动。她们欢乐地跳啊跳,她们身上的山寨LV显得前所未有地活泼,生活的激情拥抱冷漠的名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欢乐颂》里没有欢乐。
《欢乐颂》里有两个阶层两组人物,为了“有戏”被强行纳入同一幢楼同一个楼层。安迪和小曲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她们在22楼各占一套,樊胜美带着关关、小邱合租其中一套,她们属于白领民工。这一次,电视剧赤裸裸和流行的势利同构:戏剧空间、戏剧份额,包括人物的智商情商完全按照财富进行分配。
安迪的心理疾病,小曲的混世魔王腔,因为有她们高冷的财富背书,全部成了蓝调。相比之下,挣扎在房租线上的三个姑娘,即使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特点也会被反复放大成low点。同样是爱吃,安迪吃是因为她的胃爱国,她吃得越多,男人越爱她;但小邱爱吃就是脑残,编导让小邱吃完蛋糕吃小笼,好像她的无能就是因为她贪吃。最后两个阶层貌似南北一家亲地坐在一起,虚假地告诉观众,瞧,精英多么平易近人!
网络上还能经常看到对富二代的嘲讽,但是《欢乐颂》不,编导全身心地歌颂有钱人。留学回来的小曲连商务英文都看不太懂,一个转身就人神共助地成了社会栋梁。她手段低俗地插手租房姑娘的爱情,最后却都成了她聪明善良的证据。
此剧对精英的膜拜正在创造新高峰,《欢乐颂》似乎生怕我们下里巴人进入不了有钱人的内心,不仅用情节用台词向金钱献媚,还用画外音。苍天在上,每次《欢乐颂》的画外音响起,我就软了,那种描述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的声音,平静又抒情地挪移到偶像剧里,似乎在强调,有钱人就跟草原上的狮子老虎一样,她们掠夺是大自然赋予的使命,但其实她们都有玻璃心。
过去偶像剧主要用镜头膜拜金钱,台词则多不屑金钱,《欢乐颂》不一样。用画外音的方式,编导为有钱人提供了身心合一的电视剧套餐保障,有钱就是“动人”是“率真”是“仗义”,有钱就有“欢乐”有“爱情”有“朋友”。别的不说,剧中,五个姑娘之间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靠两位精英女的人脉和金钱达成,同时剧中最有活力的樊胜美一直深陷金钱的泥坑,最后依然需要被金钱祝福被金钱拯救。好像贫穷不仅是经济上的匮乏,还是道德的负资产。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