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煜通讯员李斌刘大华)“只要社区有活动,我都会回来参加,这里有家的感觉。”党员胡桃望这样说。23日,她换乘两趟公交,花了一个小时,从七里小区赶来参加汉阳区晴川街国棉社区“主题党日”活动。
和胡桃望一样赶来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共有194名。受场地限制,社区党委只通知了194名党员,一声招呼大家都来了。
2014年5月国棉社区所在地作为储备土地整体拆迁,387名党员搬迁散住在武汉三镇303个社区。一开始,有的党员联系方式变了,和党组织失去联系。
党员搬了家,但国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直没搬。国棉社区党委书记罗斌说,社区设7个党支部,从拆迁开始,摸索出“三访三问”的办法寻找党员,让党员“离区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三访三问”是这样的:访亲友邻居,问居住信息;访居住新地,问安置情况;访党员思想,问服务需求。社区群干先后8次走访蔡甸恒大社区、侨亚养老院等处,将搬到蔡甸区居住的党员一一找到。
经反复调查摸底,387名党员无一失联。
对家庭情况特殊的党员,社区党委采取就近结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帮扶;对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送书、送医。
罗斌说:“党员搬到哪里,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就送到哪里,这样才能凝聚人心。”
去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党员纷纷赶到社区,参与率超过95%。
“主题党日”活动中,全国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张晏生讲了题为《共产党员要为人民群众利益终身奋斗》的课,中间穿插湖北大鼓、道情演唱,赢得阵阵掌声。
住在黄陂区盘龙城的老党员鲁淑珍,搭乘公交2个多小时赶来参加活动。住在杨泗庙的党员吴绪和,在老伴搀扶下坐公交赶来,他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能听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不让思想落伍。”
组织就是凝聚力
长江快评
我们常说,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而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则如同一个大家庭,无论成员走到哪里,始终都能把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只要心中有组织,距离都不是问题,我们党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就在于每一名党员的热情与信仰。(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