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亦中)昨日上午9时许,江汉区汉兴街和祥里社区第一网格管理员吴娜在网格巡查时,发现4号楼附近有一堆建筑垃圾,当即用网格专用手机现场拍照取证,上传至社区网格工作站。不到10分钟,这处垃圾就被清理。
汉兴街负责人介绍,以前,处置这类问题至少得花1小时,因为相关的处置力量不配套。今年初,汉兴街被江汉区列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10”试点街道,力图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该街道试点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异动的处置大幅提速。
据介绍,按照300户一个网格的标准,汉兴街被划分为23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除配备一名专门的网格管理员外,还配备一支服务团队,成员包括保洁、保安、工商等方面的管理人员,负责处理网格内发生的简易问题。
昨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跟随和祥里社区第二网格管理员邓慧红巡查。这名曾经的社区专干介绍,网格管理员比社区专干管理的事情多得多。只要网格里发生了异动,大到公共安全、市容市貌,小到居住人员的流动、邻里纠纷,网格管理员都得管。对于300户居民,网格管理员每天都得一层楼一层楼地巡查两次,便于及时发现网格内出现的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网格团队能够处理的就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就即时通过专用手机向街道综合执法协调中心报告。”邓慧红说。
汉兴街综合执法协调中心驻扎了城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4支执法队伍。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执法队伍直接对街道负责,必须听从街道调度。执法人员如果违背指令或执法时敷衍了事,街道有权要求相关执法部门7天内更换执法人员。
“这是保障快速处置网格异动的前提。以前,街道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问题后,什么时候处理得看他们何时有空。现在,他们必须按街道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这位负责人说。
创新社会治理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