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产业基金:三种途径可申报对接
2016-06-01 15:20: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产业基金“系列报道”》追踪

本报讯(记者王大千通讯员罗毅陈颖)人才是基石,资本是翅膀。湖北、武汉大量资金在拥有基石后,都想插上资本的翅膀,能够在创新创业的新常态大环境下,快速发展壮大。

本报近期刊发《与五家全球知名投资机构达成235亿合作长江产业基金拟设5支基金》、《250亿资本“浇灌”湖北实体经济长江产业基金半年完成投资闭环》等一组报道后,引发省内企业共鸣,不少企业向本报反馈想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下称“长江产业基金”)。特别是5月30日,随着卷皮网、华中数控等在汉企业,成为首批受益长江产业基金的企业后,引发本土企业的强烈关注和对接需求,湖北、武汉实体经济对资本“喊渴”。

总部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的武汉嘉仪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研发、生产、销售关于新材料、尤其是薄膜的热性能检测、分析等科学仪器,研发生产了世界首台纳米级薄膜材料光功率热分析仪,这一技术攻克了世界难题。昨天,该公司董事长王愿兵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公司正在打造薄膜材料检测实验室项目,如能获得长江产业基金大力支持,公司必将获得快速发展。

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目前正在大力拓展智慧医疗领域。由于长江产业基金旗下子基金也在智慧医疗领域寻找投资和合作对象,所以该公司董事长王健斌也很想积极对接长江产业基金,谋求更高层面的合作。

“看到报道后,才真正了解长江产业基金是一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公司。”拟挂牌新三板的武汉正通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晓锁说,“获得长江产业基金的支持,不仅仅是资金层面上的帮助,更会带来能帮助企业快速发展的大量资源。”

据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当天还有十多家新三板挂牌和拟挂牌企业询问如何获得长江产业基金的对接和支持。

针对上述企业的需求,长江产业基金董事长王含冰表示,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是长江产业基金重点关注领域。基金同时将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发展,扶持绿色、科技、生态型农业及产业化发展,并将基础设施和无产业导入的、一般的房地产项目列入负面清单。

王含冰介绍,长江产业基金是投资于基金的基金,在投资上坚持“扶优扶强”,就是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畴内,甄选行业龙头进行合作。所谓的“优”,就是高成长性,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也意味着要有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潜力、有成长后劲的企业。企业规模大小不是衡量是否投资的唯一指标。

王含冰进一步介绍,符合上述要求的企业,有三种途径可以对接长江产业基金。第一种途径,通过注册、登录长江产业基金项目库http://59.175.148.106/,自主进行项目申报。第二种途径,企业可以直接对接长江产业基金的40家股东单位进行项目对接。第三种途径,省内企业可通过当地的金融办(局)、经信委(局)、发改委(局)、财政厅(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申报对接。

目前,长江产业基金旗下已设立和拟设立的基金共8支,包括湖北省长江合志产业投资基金、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天风产业基金、水木长江产业孵化母基金等,总规模达485亿元人民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