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专注打造美丽“旅游乡村”
2016-06-03 07:08: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朱波通讯员李斌张峰

“大家信任我,选我做村干部,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杨志伟在当选蔡甸区玉贤镇农力村党支部书记时,对全村男女老少的承诺。

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村95%以上的党员干部掌握了1门以上实用致富技术,一批党员成为脱贫“排头兵”。他在村里建立农民读书小组,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使农力村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湖北省十佳全民阅读单位”、“武汉市星火科技示范村”称号。

杨志伟说:“作为一名专职村支书,把农力村打造成花园村、用美丽乡村吸引游客、让游客把农力村的美好带回去,是我的理想。”

村支书原是装修“小老板”

生长在农力村的杨志伟,20岁时到汉口接过父亲手里的“家族生意”,成为武汉装修行业里的一名“小老板”。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家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时,我每月能挣大几千元”。杨志伟成了村里不多的能人。村里老支书看中这个年轻人的闯劲和胆识,说服他回村竞选“村官”。他心动了,但妻子坚决反对。

杨志伟的选择得到了父亲支持。父亲召集家庭会议,做儿媳妇思想工作: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挣更多的钱,而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杨志伟选择要做“村官”,家里应该圆他的理想。

2008年,杨志伟当选农力村村委会主任。他随后入了党,并于2011年成为村党支部书记。

从三心二意到一心一意

2014年底,蔡甸区实施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提出村支书为村民服务要“思想专一、精力专注、工作专职”。

按规定,村支书必须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坐班,或走塆入户开展工作;离开村必须公告去向和联系方式,并保持通讯畅通;发生紧急或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到场,先期妥善处置。

一直兼顾自家生意和村务的杨志伟,毅然把所有生意转给了亲朋好友。

“我以前三心二意、分心分神,做专职村支书后,一心一意拿工资,一心一意为村里抓班子带队伍、抓发展带致富、抓服务惠民生、抓治理促和谐、抓党建筑堡垒。我要实现我的理想,让农力村成为旅游村”。从此,杨志伟开始了他的“24小时全天候办公”生活。

“村里人凌晨5时来敲门,要求盖章签字,以便赶早到镇上和区里办事;晚上有人酒喝多了打架,得赶到事发地劝架讲和,让双方醒酒后赔礼道歉;村里大事小事都得问我,村民家里大事小事都得我管,所以我天天得在村里待着,服务无时不在”。

权力清单晒出“透明书记”

在杨志伟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引进数家企业参与苗木、花卉、水产、特色瓜果等产业,每年创收20多万元,加上“转移支付”的几十万元,全村一年总收入有大几十万元。这些钱从哪里挣来、用到哪里去了,每一笔他都要算给村民们。他被村民们称为“透明书记”。

投入资金修800平方米健身广场和150平方米室内健身房;为村妇女文艺宣传队配置音响设施和表演服装;修8公里水泥路;安装70盏太阳能路灯;修建村里医务室……“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账算清白了,人心也就服了。

不仅经济账要算清楚,在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分工上,杨志伟也是明确“各尽其才”。“黄志武写材料虽然不行,但他很能吃苦耐劳,是个做硬事的人,他分管村里的环卫,搞得非常好;而有的班子成员善写心细,这样管账管钱正好……分工后,大家积极性提高了,班子团结一心谋发展,村里的集体事业发展很顺利”。

杨志伟(中)与村民交流实习生赵唐凝睿摄

榜样工程

长江日报

官方微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