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娟通讯员罗勇)芯片晶圆、光纤传输设备、光纤激光器、人造血管、虹膜识别芯片、VR游戏……昨日,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武汉东湖高新区展区的科技创新项目,受到瞩目。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五个独立参展的地区之一,和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起作为区域创新的代表,展示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政务服务、人才资本、开放创新、重大项目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就。
据介绍,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区内,共展出了武汉新芯、烽火通信、光迅科技、高德红外、武汉天马、华星光电、锐科激光、禾元生物、安翰光电、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武汉虹识技术、滨湖机电、梦芯科技、光谷北斗、铃空游戏、深度科技、需要智能、武汉海达数云等18家企业的展品。
武汉新芯12寸晶圆产品和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烽火通信100G“三超”传输设备、锐科激光“中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等引人注目。而铃空的VR游戏、虹识的虹膜识别、安翰光电的胶囊机器人、武汉杨森的人造血管等,因为和生活密切相关,也受到了不少关注。
武汉新芯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公司,其闪存与影像传感器技术工艺已经跻身世界领先水平行列。去年5月,第一个存储测试芯片通过存储器功能的电学验证,而更高堆叠层数3DNAND闪存正在研发中。
今年3月底,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落户武汉光谷,项目总投资240亿美元,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
12亿对人可在一根光纤上同时通话,基于这一光传输试验在容量上的新突破,烽火通信研制的100G“三超”传输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国干、省干、城域核心等各种场景。网络传输容量是衡量国家网络承载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这一项目为下一代光传输网络进行技术储备,推动我国在光通信领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一根绣花针粗细的光纤,释放的激光能量可焊接飞机、轮船。锐科激光研制的“中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于光谷,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武汉杨森研制的“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人造血管。该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将极大推动中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产业的发展。
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6月1日至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四部委联合主办,展览主题是“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展区总面积约19000平方米,分为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农业科技、民生科技、区域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人才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十个展区。
武汉需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参展的迎宾机器人,拥有语音交互、触摸查询、人脸识别、人体感应等多种交互功能东湖高新区供图
▲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东湖高新区展区集中展示武汉科技创新项目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