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交流上了简历变成名校毕业
2016-06-05 15:13: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高萌)学生会干事变成部长、离职公司联系方式变成陌生人电话、短期交流变成名校毕业……这是一些企业在招聘时遇到过的求职者简历造假的问题。昨日,国内背景调查公司“轩渡咨询”创始人田亚光在武汉做讲座时透露,在他们着手核实的简历中,有近半数存在可疑之处。其中,涉嫌工作时间、职位、离职原因造假的比例最高。

“人的因素影响企业的好坏。”昨日下午3点,曾从事了8年雇员风险控制研究的田亚光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信息庞杂。近2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雇员背景调查的现象越来越多,分别占该公司业务量的36%和29%。

“在实际企业招聘工作中,通过面试考核和简历查阅,有时候很难做到对应聘者全面判断。”田亚光说,第三方对员工背景调查本质是对员工简历信息的核实。通过权威官方的渠道、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得被调查员工相关信息进行对比,为企业聘用员工提供参考依据。

他透露,在实施背景调查之前,先与企业签订协议,接受企业的委托;然后与被核实人签授权书、信息收集表,征得被调查者的允许和理解,并保证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3到5个工作日便可出调查报告。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网络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官方对外宣称,对于今后新注册司机,全部需经过背景筛查环节。今年3月31日,“滴滴出行”官方对外主动与国家相关部门合作,严格审核司机背景。并于2月开始着手清退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及吸毒、精神病未治愈的司机。

田亚光介绍,企业雇佣时的背景调查,不仅为企业提升了效能、提高了未来盈利能力,同时也为就职者创造了公平竞聘的环境,起到净化职场的作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