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有多少马孔多
2016-06-12 08:57:00 来源:长江日报

刘禹同

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陈以《白鹿原》执当代中国文坛牛耳,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卓有成就的作家,贾平凹、苏童、刘恒等如同陈忠实一样,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如同《指环王》里的魔戒一样,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国当代文青痴迷其中,探索魔幻现实主义的真谛。

一个悲伤的巧合是,今年的四月,中国失去了陈忠实;去年的四月,世界失去了马尔克斯。2015年4月17日,哥伦比亚文学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美文学爆炸、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

20年前,我还在北京的一所大学读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读罢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书中绮丽诡异、扑朔迷离的魔幻迷境令人如痴如醉,妙不可言。文学评论认为,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百年孤独》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巅峰作品,其论恰如其分。

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痴迷让大学时代的我对马老其人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在查阅大量史料后写了《魔幻来自现实——记拉美著名记者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文,发表在1994年第10期《新闻爱好者》杂志上。还记得马老最经典的轶事是他早年间在当记者时常用文学笔法写新闻,随性虚构编撰、增添情节,编辑们看完也是醉了。但他遭到批评后依然故我,笃信新闻就该这么写。我由此一度很怀疑拉美国家新闻的可靠性。再后来,哥伦比亚少了一位风格独特的小报记者,但却崛起了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关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马老的解释很有趣。他说那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在拉美人的日常生活中,魔幻的元素俯仰皆是:古老神秘的传说,晦涩深奥的咒语,匪夷所思的奇闻。拉美人笃信科学难以解释的各种灵异现象。在马尔克斯的故乡——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这个马孔多原型的小镇,儿时的马尔克斯沉醉于外婆讲述的神奇传说,熏陶浸染于神秘主义色彩浓郁的美洲文化,为他后来开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积淀了大量素材。可以说,是拉美文化中异彩纷呈的魔幻因子孕育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正是那些奇异多姿的文化符号化作了马老笔下充满灵性的漫天飞舞的黄蝴蝶、载着美人轻盈飘行的毛毯。

20年过去,一代文学巨匠马尔克斯已然作古,但令人欣慰的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熠熠生辉,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作家和文学青年。从贾平凹的《太白》、《秦腔》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从张炜的《融入野地》、《你在高原》到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蛙》,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魔幻现实主义基因。

20年过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马孔多越来越少了。《百年孤独》讲述的虽是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人的历史,但更是人类文明的兴衰史,其揭示的文明悖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人类在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蚕食毁灭着自己的家园。放大镜、望远镜、火枪、轮船,这些曾经令土著人惊羡不已的神器,最终带来的却是他们族群的灭顶之灾,将一个又一个马孔多从地球上抹去。

我们再也不见《赛德克·巴莱》的雾社了,再也不见《勇气与爱》里那些玛雅人的部落了。当古老文明化为碎片,马孔多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那时候,我们面对的将不再是百年孤独,而是千年孤独,永恒的孤独。假如马老在,相信他也会慨叹:我们还有多少马孔多?

陈半丁《天中五瑞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