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德国中后卫穆斯塔菲头球攻破乌克兰球门后,电视导播马上将镜头切到德国队替补席,给了坐在替补席上的中后卫胡梅尔斯一个脸部大特写。胡梅尔斯是德国主力中卫,因为有伤不能上场,穆斯塔菲才获得首发机会。
替补发挥出色、表现高光,原本是主力的主力位置就有了想象空间。这个特写给得意味深长。我猜想,电视导播是想捕捉胡梅尔斯当时的瞬间表情,试图传递给观众一些微妙的信息。
胡梅尔斯内心戏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在电视镜头里看到,比赛结束后,德国队庆祝时,胡梅尔斯笑嘻嘻地与队友击掌、拥抱,印象中他也和穆斯塔菲来了个熊抱。这是战友间的庆贺方式。无论主力还是替补,德国球员都在相互庆贺胜利,为队友的杰出表现发自内心地赞叹、激赏、鼓励。眼见为实,所见即所是,哲学家说得好。
德国人庆贺的队伍中,还有替补前锋戈麦斯。他曾是德国主力前锋,威风八面,为德国队立下过汗马功劳。据说,对乌克兰,上格策还是戈麦斯,德国主教练勒夫赛前很伤了番脑筋。最终,勒夫选择了格策,戈麦斯全场坐在替补席。我在直播镜头里看到,比赛结束后,这个30多岁的大个子,带着孩子般顽皮的笑容,像孩子似地与队友拍肩、拥抱、打趣,全无介怀。
竞技体育,主力和替补天然存在竞争关系,都是高水平运动员,没有谁甘心当替补,没有谁不想在顶级赛场挥洒汗水、展现自己,坐在替补席上的替补球员们,人人都有颗争夺主力的心,为首发机会努力拼搏,为球队取胜发自肺腑地高兴。这样的竞争才是良性竞争,这样的球队才有希望、有前途,才让人看到体育的价值本质。
这也是足球作为一项团队项目、集体运动的本质。足球比赛是11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欧洲杯是大团队的竞技场而不是三两球星的秀场。一支球队,技战术水平再高,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内部就容易四分五裂而导致比赛崩盘,留下笑柄。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少。
当然,也有替补有些悲情。比如1990年世界杯的意大利队,风华正茂的曼奇尼一场没上,球迷至今谈起,仍然唏嘘。
有时替补不仅仅是作为战斗预备队,比如曾经的贝克汉姆,这次的施魏因斯泰格,或年事已高,或久伤初愈,他们仍被选入国家队,坐在替补席上,本身就是作为一种精神激励,作为集体凝聚的纽带而存在。这样的替补作用,更让人意识到足球的团队性、集体性。
上场的只有11人,但正如歌里唱的:你永不独行。我们希望在欧洲杯赛场看到更多良性的竞争、真诚的激赏、战友的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