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俗细节值得玩味
2016-06-14 07:08:00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古代的婚俗传统其来有自,其间的每一处细节都称得上别出心裁、匠心独具。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隆重、热闹的氛围,是婚事不可或缺的一面。另一方面,婚事的各种礼仪和程序,也必然要符合一个时代社会道德风尚与审美情趣的要求。

同样,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婚事的礼仪和程序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有些依然存留,有些改头换面,有些湮没无闻。

古人的生活或物质文化史往往会被后人忽略,这是十分可惜的事情。但很多蛛丝马迹仍然存留。我翻看了大量唐宋笔记小说,各类趣味传说,再将其对照我们如今各地的婚俗,就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中国古代的婚俗传统,首先表现在“三书六礼”上。它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整个的结婚仪式和程序。所谓三书,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三书是男女婚事的书面文书,六礼是男女婚事的操作过程。

围绕“三书六礼”,又有“合卺交杯”、“洞房花烛”,种种具体而微的有趣流程。

“月下老人”、“举案齐眉”、“糟糠之妻”、“破镜重圆”之类的成语,虽然它们与婚事并无直接的关系,却与婚俗传统有着密切关联。

“待字闺中”和“结发夫妻”又是怎么回事?

前者源于古人的名与字的区别,古代女子多在许嫁后才由夫家给她取“字”,如还未找到婆家,则被称作“待字闺中”。后者源于新婚之夜“结发”的仪式,新婚夫妻各剪下一绺头发,挽成同心结,作为信物。结发夫妻的延伸之意即是原配夫妇。

观察今天大江南北,尽管我们举办婚事的仪式和程序有增有减,但中国古婚俗却在各地仍保留着流风余韵。

(《佳偶天成:中国古代婚事趣谈》,李美贤著,中华书局出版。记者刘功虎整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