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绣色”再现清末民初刺绣之美
2016-06-21 07:07: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通讯员丁燕)昨日,“那年·绣色——大连现代博物馆藏绣品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从大连现代博物馆上千件服饰绣品中精选出藏品216件,涵盖上衣、绣裤、帐幔、枕顶、荷包等,集中展示了清末民初的民间刺绣艺术之美。

据介绍,此次的全部展品按清末民初绣品的不同特点以及绣品图案的吉祥寓意进行单元划分,共分为“染青”、“描红”、“蹙金”、“织紫”四个部分,暗合女子的四个重要人生阶段:青少年、出嫁、为妻为母直至老年。这些刺绣内容展示了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神秘离奇的民间传说、忠贞浪漫的爱情故事、优雅唯美的诗词佳句等,用丝缕绣线和鲜艳色彩表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风情。

在这次的展品中,枕顶绣的数量多,题材丰富。在中国民间,通常用的枕头是以布缝制成长柱形、六面体,每个枕头有两端,其上各有一个枕顶绣,它们或者图形相对称,或者内容相对应,代表了民间刺绣工艺的精细水平。武汉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枕顶绣体现着古人祈福纳祥的生活理想:如结婚时的夫妻枕,枕顶会用五彩丝线绣出“蝶恋花”、“鸳鸯戏水”等图案;老人寿辰时枕顶则会绣上“松鹤延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纹样;除此之外,枕顶绣还有民间传说和故事等多种题材。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左图:市民在武汉博物馆欣赏刺绣

记者彭年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