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德
头3场淘汰赛,紧张有余精彩不足。总共只打进4个进球,其中一个是乌龙,一个是神仙球。沙奇里的倒钩确实漂亮,但一个正常的球队和教练,有世界波固然欣喜,却不可能以此为指望。
进球太少,受到指责的往往是前锋,特别是那些神锋级球员。比赛到目前为止,有3个上赛季各联赛最佳射手颗粒无收,分别是波兰的莱万多夫斯基、瑞典的伊布拉希莫维奇、英格兰的哈利-凯恩。C罗的威力,看起来也远远不如在皇马。
这不是自身状态问题,一两个人状态不佳可以理解,射手们集体疲软,可能性太低;不是教练使用不当,他们在各自球队,都是中流砥柱,拥有相当的自由度;更不可能是对手防守太强,很多国家队的后防线,断然比不上他们在联赛遇到的强队。
主要原因,就是在国家队,没有那么多机会甚至绝对机会给前锋们挥霍。好几场比赛,有一项尴尬的统计,就是射正球门的比率为零。比如克罗地亚和葡萄牙的比赛,射门次数不少,但可以称之为进球机会的,实则寥寥。这也使得门将们到目前为止都谈不上出彩,很少出现高接低挡的场面,德国队与爱尔兰的比赛,随便换谁站在诺伊尔的位置,都可能力保球门不失。
足球比赛,判断胜利的标准是比谁进球更多,而从过程来说,比的是创造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一般来说,谁创造的机会更多,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得势不得分的情况也不少见,毕竟是很小比例。机会多多,输了固然遗憾,但那只能说是运气问题而非能力问题。
足球是团队能力要求最高的体育比赛,所谓神射手,其实是团队水平和个人水平结合的产物,基础是球队整体上创造的机会足够多,而他也有一定的把握机会的灵敏。就算是梅西C罗这样级别的,绝大多数进球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看起来水到渠成,不可能有球员专攻世界波而成为最佳射手。一般来说,进球转化率达到20%-30%之间的,就是很厉害的前锋。
中国队的比赛,人们习惯于说没有好前锋,把握不住机会。国内前锋固然不是太好,但主要的问题不在此,而是球队创造机会的能力实在太差。一场比赛,创造出的好机会就一两个,再神的前锋,也不敢说一定能转化为进球。
进球好比鲜花,机会则是鲜花之所以盛开的土壤。想想我们现在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极度渴望,其实也是如此,基础是环境,再大的天才,也需要能提供他大把机会的环境,让他在多次尝试多次失败后把握住那制胜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