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在两个地方设过办公地,一是上海,一是武汉。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武汉,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中枢要地。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军委、中央工委等多个中央机关都在汉办公,大部分办公点在江岸。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作的重地,许多重大决定在这里作出,许多重要文献在这里诞生。
1927年初,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国民革命的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党内要求中央机关迁往武汉的呼声渐渐高了起来。
早在1926年9月,中共中央即开始从各地抽调大批干部来汉工作,最早来武汉的张国焘被任命为中央驻汉代表。在此期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张太雷、恽代英、吴玉章亦按照中央指示抵汉指导工作,多位领导人在江岸留下足迹。
1927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从上海乘船到达革命的中心武汉,标志着中共中央机关完成了从上海到武汉的迁移。
即将开馆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是当年的中共中央秘书厅所在地,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此从事过重要革命活动。陈独秀曾在这栋楼内住过三个月。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前夕,中共中央被迫采取措施应变。总书记陈独秀秘密从此处撤出,其他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也迅速转移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