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汉曾告诫两个女儿:“如果你们叛变了,只能刀枪相见”
2016-06-30 07:08:00 来源:长江日报

1927年6月,李维汉来到武汉,担任中组部部长。

李维汉的外孙女李晓元1951年出生,曾在湖北省旅游局工作,现已退休,目前居住在武汉。她的母亲李曦是李维汉的二女儿。

日前,李晓元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几件关于外祖父李维汉、大姨罗静松(李维汉长女)的故事。

离别前父亲告诉女儿:

“万一被敌人抓住,你们什么都不能说”

1933年初,李维汉离开上海去江西苏区之前,把罗静松和李曦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们也不小了,不能整天玩,今后要到工厂去做工,自食其力。要知道,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

第二,共产党干革命是危险的,随时可能被捕、被杀,万一被敌人抓住了,你们什么都不能说,宁可牺牲,也不能暴露秘密。我们是父女关系,如果你们叛变了,那就不再是父女,而是敌我关系,只能刀枪相见。“妈妈说,这一条当时讲得特别严厉。”李晓元回忆。

第三,搞革命,一家人生离死别是常事。父母不能溺爱子女,子女不能事事依靠父母。你们要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只有做到这样,在生离死别、敌人迫害或身处逆境时,才不会丧失信心,陷入绝境。

这一年,罗静松14岁,李曦12岁。

长女16岁曾被捕立场坚定没出卖组织

李维汉离开上海前,两姐妹和父母都住在上海党组织的驻地。李维汉离开后,为了保护两姐妹,也为了不暴露党组织的驻地,罗静松和李曦被安排去纱厂做工。

罗静松在16岁那年曾经被捕,并被关押5年之久,但她立场坚定,没有出卖组织。敌人找不到任何破绽,只好放人了事。

李晓元介绍,大姨罗静松后来回忆时说,“父亲和我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但政治上的关怀确是深远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邀请邓小平

为“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题写馆名

李晓元介绍,“文革”期间,外祖父李维汉受到迫害,1975年遣送到湖北咸宁,直到1977年底才获得自由。

返京途中,李维汉顾不上与在汉的家人团聚,就匆匆来到汉口鄱阳街139号——当时还在筹建中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查看每一间房间,现场讲解当年会议的具体情况,为恢复会址原貌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

当纪念馆负责人提出请李维汉为纪念馆题写馆名时,李维汉当即表示,出于党史方面的特殊意义,“八七会议会址”应该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题写馆名,由哪位来题写,他会具体联系。

1980年5月,应李维汉请求,当年以中央秘书身份参加会议的邓小平亲笔为“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记者胡雪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