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写通才
2016-07-05 07:09:00 来源:长江日报

通才写通才彭蹦

近来最喜欢的一本书,非《纳博科夫的蝴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莫属。北京大学的刘华杰先生给此书写了一篇相当详尽的评介文章,其中一句话令我不禁微笑:“‘纳粉’们对纳博科夫的几乎任何事情都有兴致。”事实的确就是如此。“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不过是作家即兴发挥的避世遁词,兼有几分英国式文人的急智与世故。大多数情况下,读者是既要吃鸡蛋,也要认识母鸡的,甚而至于连鸡群、鸡舍……都不惜刨根问底,务求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被诸多张迷奉为座右铭的胡兰成名言“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正能体现这一心态。

我对纳博科夫远未到如此痴迷的程度,自是不敢以“纳粉”自居,但他关于鳞翅目昆虫的研究,确是我所感兴趣的。此前读有关纳氏的著作,无论是《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还是被刘先生誉为“用工最多”的纳氏学者布赖恩·博伊德那部“几乎推动了一个‘纳氏产业’”的《纳博科夫传》,我关注的,始终都是“纳博科夫的蝴蝶”。现在终于有人将这个题目写成一部专书,真是令人再高兴不过了。纳博科夫本人是横跨几个领域的通才,此书作者库尔特·约翰逊不仅是昆虫学家(他所擅长的恰恰就是蝴蝶研究,以之蜚声科学界),对人文领域如比较宗教学等也有研究,也可谓通才。通才写通才,而且又“专业对口”,这样的书往往最有看头。

(摘自《东方早报》有删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