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
2016-07-07 07:08:00 来源:长江日报

一袭长袍,两撇黑须,目光深邃,态度从容——临刑前,他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这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定格在人民心中最后的形象。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中,淡青色花岗石纪念碑上这样镌刻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为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生于河北乐亭县。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彼时的中国,正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中华民族的路在哪里?中国人民的明天在哪里?

“人生的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苦苦探求中国未来道路的李大钊备受鼓舞和启发。

位于乐亭县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中,有一把淡黄色的陈旧藤椅。在这把藤椅上,李大钊写出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文章和演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在这把藤椅上,写出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我国第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迅速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28日临刑前,李大钊对其他19位革命者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他生前每月收入240银元,大多用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和资助青年学生。为了不让李家断炊,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嘱咐会计科每月从李大钊的工资中拿出50块大洋,直接交给他的夫人。在他去世后,家里的财产仅有1块大洋。但他又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新华社7月6日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