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板>>>
灾害面前更感受体育的美好
刘敏
武汉外洪内涝,写这篇文字时,三镇渍水正在快速退去,但外洪形势仍然严峻,城市已进入防汛战时状态。在地球另一端,时间预先确定的一场欧洲杯半决赛,在凌晨如期进行。
辛劳一天的武汉人,如果他们不是在大堤上,不是在抢修水电,不是在防汛抗灾的现场一线,我相信,很多人会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比赛。关心家园,也关心远方的体育比赛,日常生活显示出它韧性的一面。
在灾害面前,足球有什么用?足球不可能让洪水改道,它只是在周遭无事时轻轻松松的休闲游戏吗?
我看到一些资料说,1960年智利发生9.5级地震,一些城市被夷为平地,国际社会怀疑智利是否还有能力承办世界杯,智利足协主席回应说,“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我们不能再没有世界杯”。随后,智利人几乎在废墟上建造起新体育场,这届世界杯也被称为“废墟上的世界杯”。一场比赛前,一支外国球队的队员举起巨大的智利国旗。
1954年世界杯决赛在瑞士伯尔尼举行,在大雨中德国队逆转绝杀,将世界杯带回德国,让正在战后重建的德国人倍感振奋。一位德国政治学家说,这才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真正诞生的时刻。“伯尔尼精神”因此被认为对德国二战后的国家复兴产生了积极影响。
而就在本届欧洲杯,意大利与德国的1/4决赛前,双方球员共同为远在东方的孟加拉国暴恐事件遇难者默哀。
这时候,足球和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竞技,它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展露着人性的精神风貌,也显示着人作为“类”的存在属性。事实上,人正是作为“类”的存在,对“类”的感同身受,才使得人类作为命运的共同体,没有在成千上万年、成千上万次的灾难面前,没有在人类内部的分歧与争斗中崩溃、瓦解乃至灭绝。
地球两端,一个城市正在防洪抗灾,一个城市正在举行盛大的足球比赛,将它们并置在一起,在灾害面前,我们更感受到体育的美好,感受到体育中蕴涵的人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