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安置约2.5万人
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布设安置点78个集中安置24479人,市民政局配合财政部门下拨紧急救灾资金1680万元。市民政局表示,各安置点,标配有床、被子、电扇、蚊香、烧水壶、防暑降温物资、医疗点、常用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目前全市78个安置点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蔡甸区26个、8481人,新洲10个、3467人,江夏14个、3125人,黄陂20个、2644人。
安置点开心理讲座居民不着急回迁
日前,记者走访凤凰镇中心小学安置点时发现,不少从灾区转移至安置点的村民心忧家中财物,自行回家居住,还有居民守在家中不愿离开,汛情未稳定期间有风险。6日,三店街社区学校安置点举办灾民心理抚慰讲座。施庙村63岁的孔东银太婆听完后说:“听了后觉得安心了,不躲着回家看房子了!”
三店街地处举水、东河两河夹洲,易涝易旱。1日晚,洪水淹没了西部的红旗、联盟等11个村。该街道设7个安置点,集中安置了1689人。
洪水突袭,一些灾民来不及准备,只身来到安置点后时常牵挂家中。有的人焦躁不安,有的对灾后生活忧心忡忡。为了缓解灾民情绪,三店街社区学校开展灾民心理疏导,配合做好灾民安置。
今年74岁的施庙村居民汤海林曾担任村会计,一家三代6口人,洪水来袭时,他逐家通知撤离,自家被洪水围困,后被赶来的武警救出,来到安置点。听完讲座后,他又当起“二传手”,做灾民的安心工作。“党和政府想得真周到,解决我们的吃住穿,还解心结。”他说。
精准扶贫驻村队帮解决“洗澡难”
蔡甸区消泗乡七壕村是市国土规划局的对口精准扶贫点,昨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进入汛期后,市国土规划局驻村工作队主动加入防汛工作,昼夜巡查堤防,走访贫困户,3位队员均是3天来累计睡眠不足10小时。
7月5日20时,七壕村有群众需要紧急转移,工作队3名队员分片包干,逐户上门做工作,动员和安排村民乘车转移。在全部村民乘车离开后,工作队队长江波同村委会干部一起冒雨逐户查看。6日凌晨2时30分,七壕村转移村民到达玉贤镇蝙蝠村小学临时安置点,工作队员王源琛、陈伦迅速协助村委会分发被褥、矿泉水等生活物资。
6日上午,驻村工作队又投入工作,逐个探访40户贫困户情况,协助村委会为村民发放生活物资。临时安置点为小学教室,夏日高温潮湿,受灾群众的洗澡成了问题。了解到情况后,从事规划专业的工作队员王源琛发挥专业特长,迅速制定了搭建临时淋浴间的计划方案,并迅速协调力量,在安置点为村民搭建了活动板房,购置了热水器等淋雨设备,仅用了半天时间,就让奔波劳累的村民们洗上了热水澡。
昨日,市国土规划局负责人还带队到蝙蝠村小学,为受灾群众送去了10万元慰问金和6万元慰问物资。
(记者马振华林敏王亚欣通讯员周钢严晗)
昨日,黄陂区灾民安置点油岗小学,红十字心理救助小队正在与一位老人交流记者胡冬冬摄(实习生李蓓)
昨日,在蔡甸永安中心小学安置点,转移学生在临时教室
通讯员方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