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莹实习生黄翔
两次宣誓,让45岁的蔡常春铭刻在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刚成为一名医学生时,他举起右手,许下了这样的誓言。站在党旗下,他再一次举起右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蔡常春是市中心医院肝胆胰科的一名医生。他总是在说,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医生,不把患者放在心里,我对不起这两个神圣的身份。
手术前讲解2小时让家属安心,用语言传递关怀,冰冷的手术刀也会变得温暖
蔡常春视语言和手术刀同等重要。他常常和癌症患者一聊大半个钟头。他3年制作百部PPT打开手术患者心结。
今年2月,黄端芳老人的儿子被怀疑患上癌症,跑了两家医院都被宣判死刑。老人带着儿子辗转找到蔡常春。蔡常春一张一张仔细地看片子,不经意地提起一位他曾主刀的高位胆管癌病人,术后生存了8年,一讲就是40分钟。
手术前,蔡常春把黄端芳请到电脑前,专门做了10页PPT讲解手术过程。他还一一讲解手术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他将怎样处理。这一讲就是两个小时。看到医生对手术安排得如此周密,黄老彻底放心了。
后来,手术非常成功,证实没有癌细胞。老人连夜亲手写了一封6页纸的感谢信给他。
蔡常春说:“对患者而言,医生的一句话能够暖全身,也能凉透心。在党员眼里,群众没有高低贵贱,医生更应如此。多把病情讲清楚一点,多用语言传递关怀,冰冷的手术刀也会变得温暖。”
党员和医生都是一辈子的事,患者的信任和牵挂,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近日,来自山东农村的阎全胜给蔡常春打来问候电话,想来武汉拜访他。“9年前,父亲在这里住院,蔡医生半个月没有回家,守着我父亲,安慰他,帮助他恢复。现在父亲已经走了,但我还是一直牵挂着蔡医生。”
76岁的河南陈姓老人腹腔脓肿严重,术后恢复很慢。两个儿子见伤口总是冒脓,责怪医生手术做得不好,到医生办公室吵闹。蔡常春一有时间就到陈奶奶病房,查看她的伤口,轻声细语询问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他把老人的两个儿子叫到办公室,一张张地画图,以图示例讲解病情。两个儿子慢慢对疾病有了一些了解,并逐渐理解了医生的良苦用心,对当初的吵闹感到很不好意思。一个月后,陈奶奶康复出院,两人给蔡常春送上了锦旗和感谢信。
有的患者出院很久了,逢年过节还是会给蔡常春发来问候短信。
对不放心手术的病人,他给哭泣的病人递纸巾,给怕冷的病人披上外套,给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用PPT讲解手术过程,给医学知识不多的人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病情。患者对他的信任,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
党员和医生都是一辈子的事情,蔡常春说,患者的信任和牵挂,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蔡常春在准备为患者讲解病情用的幻灯片市中心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