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隽玮)上半年,全市在创新改革驱动下焕发出亮眼的发展新动能,面对下行压力实现了我市经济总体平稳运行。
记者近日从市发改委获悉,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速较全市工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预计增速超过12%;同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也较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
新动能来源于三大方面:一是以光纤、生物健康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增速领跑;二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结构性调整转型,实现新旧动力转换,释放新的活力;三是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投产,也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新的支撑作用。据统计,重大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4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8%;73项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6项,较上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
生命健康,武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市产业版图上新的顶梁柱。数据显示,以光谷生物城为主要基地的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若保持25%以上的增速,有望年内成为我市新的千亿产业。前5月,这一增速在20%左右。预计下半年在育种企业销售高峰及医疗器械企业回款促进下,增速将进一步提高。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通过技术升级和与市场趋势接轨,武汉汽车产业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上汽通用和东风本田表现突出,产值平均增速超过80%。
东风本田介绍,自去年起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加快了技术升级和新车投放步伐,与市场对燃油经济性车型的需求不谋而合,预计下半年仍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近日发布的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武汉十家企业上榜,车企“东风系”就有两家企业入围,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较去年提升23位,居车企总排名第二位。而上汽通用武汉基地自去年1月28日竣工投产以来,月均产量保持在3万辆左右。
长飞光纤,我国光纤光缆行业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产值增速超过50%。据了解,企业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在技术输出阶段,今年内企业能实现预制棒、光纤、光缆全产业链产品销量全球第一。
武钢经历去年的历史低谷后重整出发,已成为全国钢铁产业去产能代表,在着力升级产品结构后实现整体扭亏,截至目前累计盈利4.89亿元。
市经信委认为,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这些企业保持中高速发展,在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起到了有效的稳定和支撑作用。相关负责人表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也使我市产业、企业分化发展,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过程中,我市经济经历着新动能成长期的阵痛。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还将继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水、用地价格,降低融资成本,以打造创新环境、集聚创新人才、引进创新项目为着力点,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动能。
光谷生物城禾元生物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检视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水稻植株记者任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