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导演有点意思
2016-07-20 07:09:00 来源:长江日报

导演毕赣手捧金马奖

记者万旭明

电影《路边野餐》的剧情、审美都与导演毕赣的自身经历有着密切的相关,昨日他来到武汉与观众见面,现场观众几乎都是第二次观看该片。而与毕赣的作品相似,这个不愿去北京、只放映10天的导演也显得很特别。

不愿去北京

继续构建虚构空间荡麦

《路边野餐》获奖并公映后,毕赣依然住在贵州凯里,而不是像绝大多数电影人那样聚集在北京,尽管北京有着最密集的电影资源。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毕赣曾表示找不到去北京的理由,“在这边,再好的资源、资金、人脉,不是一样拍不出很多好电影吗?”

在创作上,他也将继续对家乡贵州凯里的讲述。《路边野餐》并不是毕赣的首部作品,他曾拍摄短片《金刚经》、《老虎》,在这些作品中,很多元素在反复出现,不断构建。例如荡麦这个虚构的小镇、陈升这个失意的角色、姑父陈永忠这个专用男主演,以及《金刚经》和诗歌。而在毕赣此后的作品里,荡麦的构建还将继续。

不在乎票房

电影只上映10天

《路边野餐》上映前曾宣布只放映10天,一度被认为是炒噱头。目前,影片上映已有5天,截至昨晚9时票房约451万。从排片情况看,10天的确也是它自然生长的时间极限。票房数字看起来很少,但对影片不到百万的成本来说,已经足够回收。毕赣昨日也说:“不在乎票房,更在乎影片的放映质量。”

他拍《路边野餐》,是以母亲提供的2万元做起点,“老师丁建国会今天一万、明天两万地陆续提供资金,常常是头天还发愁没钱,第二天起床又有了,很局促。”而他的下一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已经获得千万投资,这部影片将有侦探片的外壳,主角仍是陈升。不少人前来邀请他拍摄商业片,投资人也催他下一部尽快开机,毕赣却没那么着急,觉得快不起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