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能自己做的都自己做
为单位节省修缮费用
女子强戒所有一栋5层楼的戒毒人员生活区,相比其他区域,这栋楼的墙面更显白净。民警曹玲说,整栋楼就是史学东一层层刷出来的。
2009年春节前后,戒毒人员生活区要部分改造成康复区,为保障康复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5层楼墙壁粉刷。因工作量大,强戒所找到了一家施工队,预算价格报出十余万元。史学东一听,就直摇头,“干脆我来买涂料,自己粉刷”。
当天,史学东就买回涂料,带着一位同事说干就干。他换上工作服俨然一位专业粉刷匠。曹玲含泪回忆道:记得有天上午,她路过生活楼时,只见一人正卖力地刷着墙壁,正要从他身边经过,对方却叫出她的名字,她一怔,好像是史学东的声音,但又不敢相信,再上前仔细一瞧,真是史学东。“眼前的史学东全身落满白灰。我永远忘不了他那双扑闪扑闪的眼睛”。
粉刷墙壁的日子里,史学东经常累得肩膀酸痛,干不动了,就回办公室坐会儿,再继续。他与同事苦干近一个月,终于完成任务,仅这一项就给单位节省十余万元。
会干的就自己干,不会干的,只要单位需要,就去学。女子强戒所里,戒毒人员用的300多张高低床,因年限较长,连接处经常松动,有的地方出现断裂。但因所里没有长期木工,木床的日常维修一直是个难题。2013年,史学东得知情况后,四处学习木工维修技艺,边学边实践。民警梅琪回忆,床铺是上下结构,一体安装的,要修理必须先将整个床铺拆分,再将损坏的部分更换,工序十分复杂。史学东一米七五的个子,经常爬上蹲下,围着床前后琢磨。
经过一段时间研究,上拐角用什么型号的钢钉,下床用什么型号的螺丝,史学东倒背如流。从此,史学东在所里又多了一个头衔——“木匠”,所里也多了不少敲打钢钉、固定床铺的叮当响声。
“凡是自己能做能修的,都自己做,修不了做不了,再请人来做。”这是史学东的口头禅。有同事经常调侃说,他就像一个修理工和搬运工。
他胸前总是戴着党徽
总有忙不完的活
1988年,史学东从部队转业,1996年到女子强戒所工作,2001年12月入党。从此,同事们看到他胸前总是戴着党徽。
昨日,他的入党介绍人、从女子强戒所退休的于增月说,生活卫生科承担着近150名民警职工和500多名戒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工作头绪多而杂。史学东去世,所里失去了一位实干的好科长。现任党支部书记李本领说,与史学东共事十几年,他累活、脏活、险活抢着干,总有忙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
民警宗璐有件事记忆犹新。2014年梅雨季节,非常潮湿,史学东例行检查顶楼水箱时,发现水质不好,他立即通知停止用水,关闭了总水阀,并清空存储水后,他与电工师傅下到水箱内部进行清洗。他拿着刷子一寸一处地洗刷,水箱内又热又闷,他一干就是3个小时,待他出来时脸通红,汗水湿透警服。劝他歇歇,他却说:“干完了再歇也不迟,刷干净了还要冲洗,冲洗完了还要消毒,速度得快点,否则晚上民警、戒毒人员的生活用水都困难了。”
“谁也不曾想,你会倒在这条路上,从此长眠不起。它可曾是你每天不知要来回多少趟的必经之地,它烙下了你泥巴裹满裤腿的匆忙,汗水湿透警服的形象,负重前行却还热心快肠的面庞,急难险重总要冲锋在前的过往……”这首同事写的追悼史学东的诗,读来让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