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区李集街熊家湾熊常东】
盘算着10月把鱼卖掉
今年,肯定会去把腿治了
记者潘红柳通讯员程书雄周友珍
早上11点半,熊家湾几个无名山丘半围而成的鱼塘里,随着投饵机的启动,原本十分平静的池塘漾起一层层波纹,一条条体长约摸30厘米的草鱼欢闹着向投饵机处涌来……
赚足钱把债还完,是老熊最大的愿望
熊常东光着膀子,笑眯眯地看着眼前这情景,盘算着说,10月把这些鱼卖了,然后,今年一定去把腿治了。
整个7月,先是半个月的雨与汛,再是半个月的高温。长江日报记者跟踪的新洲区李集街熊家湾精准扶贫对象熊常东家怎么样了?
“下雨那阵子我没起虾子了,现在也没有,大雨、高温,把人搞病搞伤了就更不划算了。”熊常东说,暴雨时他在麻城打零工,是替人翻换屋瓦,因为雨大就回了家。老熊一直认为,还是打零工来钱快,“背着债,就像人背着个病一样的。”赚快钱,甚至恨不得一气赚足钱把债还完,是老熊最大的愿望。
熊常东的家是翻修过的砖房,在7月份的暴雨中没有一点问题,也没有漏水。而熊家前一排邻居家泥与石垒的老屋,在这场暴雨中倒了墙、垮了顶,所幸没有造成人畜的伤亡。
就在5月11日,熊常东新买进了10个捞虾子的笼子。自清明节后捞虾的季节里,每天下午老熊分两次把四五十个虾笼子投进无主的野塘野沟,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再一一取出,这个“撮虾子”的项目虽然靠天收,但到5月末时,老熊还是撮回了两三千块虾子钱。
今年的鱼该会有个好收成
暴雨和高温让熊常东暂停了“撮虾子”的买卖,今年指望得上的就是那片其实不怎么适合养鱼的鱼塘了。鱼塘边的水看上去泛着绿,还浮着只弯曲了身子的大虾。
老熊解释说,平时遇到卖不出价钱的小虾,他就倒腾到自己的鱼塘里养起来,待大时就能卖个更好的价格。“这虾看来是热死的”,学过畜牧的村支书提醒老熊,“这水也富营养化了”,支书还没说完,老熊接上茬说:“这塘里还有2000多尾白鲢,水不肥白鲢养不好。”
“你这塘里,800多尾草鱼,2000多尾白鲢啊。专家不是说了这塘不合适养太多鱼吗?”听到记者的疑问,老熊随口应了一句:“专家能懂得几多咧。”
熊常东从1985年开始养鱼,对自己的信心十分了得,区里和村里几次请来专家给他的鱼塘把脉、提供增收方案,老熊都并没放在心上。不过,前不久他投到池里的100多尾鳊鱼全死掉后,还是多少对他有了一点警示,但老熊还是把责任主要归咎于塘里坏掉了一口增氧机。
太阳下,60岁的熊常东看上去依然很精神,他有些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草鱼才4块多,现在已经5块多了,今年的鱼该会有个好收成。
去年10月底,记者与新洲区卫计委负责人到熊家时,卫计委负责人动员熊常东抓紧时间把至今还留在腿里的固定钢管取出。但去年11月,本该去医院检查把腿里固定钢管取出来的熊常东,出去当了临时园林工。不过,听说对扶贫户有了更好的医疗保障政策后,熊常东昨天说,今年11月,肯定去把腿治了。
8月1日,熊常东在鱼塘边投放铒料。在7月的连续大暴雨中,他的鱼塘安然无恙记者刘斌摄(实习生陈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