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大千)A股走出普涨行情,沪指回归3000点整数关口。分析人士表示,市场还将延续震荡走势,后续行情还需密切关注量能是否有效放大。
昨天,沪深两市平开后窄幅震荡,上午10:30过后,两市震荡走强。但受制于量能不济及权重股表现不佳,多头反攻并未形成有效突破。午后,两市继续震荡走强,盘面现普涨行情。至全天收盘,沪指上涨0.71%,收报3025.68点,成交1877亿元;深成指上涨0.92%,收报10564.8点,成交2756亿元。
板块方面,沪深两市各板块大面积飘红,仅电信运营、航空、煤炭等少数板块飘绿,题材股活跃,预高送转、水务、次新股、石墨烯等板块涨幅居前。
天信投顾认为,市场连续震荡上行中,三大窘态越来越明显:量能欠缺、热点难持续、涨停个股稀少。这一现象表明,市场多头只能通过板块轮番转,维持大盘指数小幅爬升。操作上,不要因为盘口热点的轮番转而朝三暮四,适当减少个股操作频率,很是必要。盘中的上涨,如果依然得不到量能的支持,市场或将再次震荡滑落。对此,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在于把握绩优价值股这条主线,挖掘优质资产,指数对收益率的指导意义下降,向结构要效益。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股,另一类是低估值、业绩稳定的价值股。
海通证券认为,沪指从5178点跌至2638点标志着单边下跌的熊市已经过去,股市进入震荡市。中期看,市场仍是震荡市的大格局,业绩为王,目前是中报公布期,业绩稳定增长的消费股仍是底仓品种。6月下旬来全国国企改革加速,上海作为地方国改的领头羊,近期已有较好市场表现。
国泰君安认为,市场有从存量博弈进入缩量博弈的趋势,一方面,7月以来部分机构和绝对收益资金净值均实现小幅修复,本轮下跌中虽有损失但整体实现微利,当下预期不明时更倾向保留现有战果,部分资金开始离场。另一方面,短期监管趋严后,市场热点虽然轮动加速,但可集中火力参与的方向明显变少,预期收益的不稳定性大幅增加,资金参与博弈的动力同样明显降低。因此,短期来看,在监管趋严、金融去杠杆潜在风险未知下,市场可参与的有效博弈正在减少,建议等待更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