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夺金太励志了
2016-08-19 07:21:00 来源:长江日报

赵帅(左)庆祝夺冠新华社发

奥运赛场上有多少冠军,背后就有多少励志的故事存在。北京时间昨日上午结束的跆拳道男子58公斤以下级金牌赛中,中国选手赵帅战胜泰国选手获得冠军,这也是中国在跆拳道男子项目上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新科冠军的一身绝技,却是在陪练生涯中磨出来的。看到这,忍不住套用那句网络疯传的“马云语录”——梦想总是要有的,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

耿耿:只能说中国跆拳道女队的实力太强了,连陪练都是奥运冠军级别的啊。

娟娟:是啊,新科冠军说了,回去还要给女队当陪练,要为女队服务好。也难怪,心都被女队的姑娘给牵走了,人家女朋友就是即将要参加67公斤以上级比赛的中国女子跆拳道选手郑姝音。嗯,一个58公斤级,一个67公斤级,真打起来还说不定谁赢谁呢。

万万: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陪练”还是件苦差事,付出多,却少有出头之日,尤其是拳击、跆拳道等项目,挨打就是他们的工作。

耿耿:所以赵帅、邹市明这种“特例”的出现,总会给我们这些还在自己一亩三分田默默耕耘的人一碗“浓鸡汤”:“沙袋冠军”教育我们,用努力为自己代言。

娟娟:看过他们的访谈,谈起“陪练生涯”,赵帅和邹市明都曾表达过对那段经历的感激之情。不怨天尤人,在“挨打”中学习、成长,除了天赋,也许正是这份心态与努力,才将他们送上了最高领奖台吧。

万万:做陪练也能陪出自己的一片天。其实不光是体育界,生活中也是一样,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做过或正在做别人的“陪练”。所以永远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吧,为别人的荣誉打拼,更是为自己。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