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娟)看戏的人都熟悉《霸王别姬》,可你看过不肯自刎的霸王,带着虞姬东山再起的《霸王不别姬》吗?连日来,陈佩斯、杨立新主演的《戏台》在琴台大剧院连演两场,一段民国时期戏班的故事,让不少人在笑声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戏台》的剧本由曾经创作过电视剧《李卫当官》、京剧《宰相刘罗锅》等作品的著名编剧毓鉞执笔,有着格外精巧而出色的故事结构。全剧讲述了军阀混战时期,五庆戏班的三天大戏票全部卖光,但戏班的名角金啸天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可偏偏黑帮“刘拐子”、军阀洪大帅都点名要看金啸天的“霸王”,被枪指着脑袋的侯班主和剧院经理为了活命,只好找来爱唱戏的包子铺伙计前来顶替,引发冲突不断,笑料百出。
《戏台》别出心裁地把舞台设置成了戏院的后台,让前台和后台形成鲜明对比,几段“戏中戏”巧妙穿插,和京剧的锣鼓一起为全剧增辉,但更精彩的,是剧中情节对现实的映射。女粉丝为见金啸天混进后台,自愿奉上金银、身体还有大烟,疯狂程度一点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而只爱霸王的洪大帅拿着枪逼着戏班现场改剧本,演一出霸王不别姬、不自刎,去见江东父老然后东山再起的剧目,荒诞得就像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职场人生。杨立新扮演的包子铺伙计,操着一口方言,满身烟火气扑面而来,当他被哄着捧着粉墨登场成了名角儿,那种找不到北、带着不安的膨胀感是那么让人熟悉。陈佩斯扮演的侯班主,依旧是他熟悉而擅长的小人物,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各路人马,四处磕头赔笑,在夹缝中委曲求全,又让观众在哄笑之余感受到一种心酸。
两天的观众中,不乏首次走进剧场的中老年人,很多都是从小品时代爱上陈佩斯的,对他依然一往情深。演出结束,演员们多次谢幕,热情的江城观众依旧掌声不停。陈佩斯和杨立新干脆一人来了一句唱段,全场沸腾。观众蒲女士评价,这部戏让她看到了疯狂的大时代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很好笑,也忍不住很心酸。”另一位观众评价,《戏台》里处处透着老北京的韵味儿,却又不止于此:“看到了讨生活的无奈,没有做作和浮夸,陈佩斯和杨立新的功力就在那恰到好处的点上,层层递进不着痕迹,看得带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