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2016-09-17 06:54:00 来源:长江日报

蔡立鹏

前段时间,利用年休,带着家人回了一趟老家,而在此前,已经有十年没有回过我陕西关中的老家了。

不是距离问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早已将天堑变通途,坐飞机从我所在的新疆伊犁到老家也就两三个小时,坐火车也就三十多个小时。

只是好像离家越久,回乡的想法越浓,而回乡的心思却越复杂,或者是近乡情怯吧。

匆匆忙忙,在家却也待了没有几天,适逢家乡人采摘花椒的农忙季节,乡人们早出晚归,面对着村里叫不上名字的小孩,面对着一栋栋新房子,一条条新马路,我们四处转悠的时候倒像是个游手好闲的人,见了几个人,说了一些话,就匆匆地别离了。

直到回到家,直到碰到这个中秋,直到看到那片飘过高楼的云朵,对故乡的怀念就又油然而生。

尽管那些熟悉的,已经变得有些模糊,那些亲切的,已经仿佛客气。重新审视离开家乡后一个村庄二十年来的变迁,记忆里那些熟悉的邻里乡亲们,那些熟悉的景致和人事,全都变了模样——我们的家乡,竟然开始陌生,尽管那里有我们的温暖故事,也有无法安置的疼痛。

生活在当今时代,很多人都会告别故乡,去远方寻梦。特别是在我现在生活的新疆,周围很多人都是来自大江南北,这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时间的惯性和内心的认同已经让我们把这里当成了故乡。

生活的多样化让我们必须走上一条奔波迁徙的路途,但是,故乡总归是永恒难忘的地方。

特别是在中秋节,这样一个以团聚为主题的节日里,谁不想念自己的故乡呢,谁不惦记自己的亲人呢?

“人生就像一次放风筝”实在是个庸常但贴切的比喻,不是吗?我们从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起,就无限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总喜欢把理想设定在远方,带着憧憬,带着梦幻,我们盘旋向上、随风飘远……直到有一天,我们完全置身在一片陌生的天空里,回头已看不到故乡,或许只有通过那根永远无法摆脱的风筝线,我们的心思才会回到那牵扯自己一生的原点,才会在风雨飘摇的时候想念出发时最初的宁静和温暖。

无论如何,我是陕西富平人,我的根永远扎在渭北旱塬的埝头上,像家乡的节节草,盘根错节,异常顽固。尽管已经离家近二十年,在新疆的日子已经让我的胃习惯了奶茶和烤肉以及拌面,但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和无数夜晚的梦境里,故乡富平还是占据着很大的分量。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疲惫的心时常会对具体的工作生活事务刻板机械,怀旧的思绪却温暖而妥帖,碰到传统节日,在中秋,在春节,总喜欢和母亲一起包一顿饺子,做些家乡风味的吃食,说些从前过去的事情,回想一下年少岁月度过的地方,那些家乡的一草一木,童年的游戏,那些各异的乡人,那些时代感很强的经历,一幕一幕,分外清晰……

住到城市的楼房里后,我总喜欢去到楼顶,看那一片一片白云飘过头顶,或者在新疆的大草原上,我依然喜欢看着那从山后飘来的朵朵白云,我总觉得,这些白云,它也曾覆盖我的故乡,也曾飘在我的乡人头顶。

一朵云飘来,就像捎来故乡的消息,它们有关童年,有关血脉亲情,有关故土田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