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在公交车保修现场直击车辆检修
记者张宁摄信息来源:尹文畅
本报讯(记者高萌通讯员龚姣万建国吴俊芦飞)昨日,“公交出行宣传周及绿色出行”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的“体验公交人的一天”举行。长江日报记者体验了一把公交保洁员、维修工的工作,切身感受了公交“美容师”、公交“医生”工作的付出与不易。
上午9时,记者在汉口火车站西广场736路站点,穿上公交保洁员专用服装,为一辆736路公交车“推背”——清洗车身及车窗玻璃。在保洁员李遵华指点下,记者用一块半干抹布仔细擦拭着车窗玻璃上的污渍、浮灰等,随后又用一把套着毛巾的长木刷清洗车身。十几分钟下来,记者便已有些气喘。
据了解,武汉公交站务公司目前有1469名保洁员,95%以上都是女性。为让乘客能享受舒适、整洁的乘车环境,保洁员日复一日为全市8000余台公交车做到“日保洁,脏即洗,趟趟扫”,每天仅挥动拖把保洁至少3000余次,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为保证每辆发出的车都干干净净,我们每天凌晨四点就要到岗,在开班前,为公交车全部洗好‘澡’。”李遵华说,“日保洁”是每天规定动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每个死角都不放过。除此之外还有“趟趟扫”,每趟车营业期间,每回站点一趟就要里外清扫一遍。保洁员要先倒掉车内的垃圾篓,再清扫座位、驾驶室,擦洗车厢地面、天花板,再保洁车身、车窗玻璃、轮胎等。仅擦洗驾驶室一项,就要弯腰几十次。“高峰时间,每台车回站停靠有时不到1分钟,我们就得争分夺秒。”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汉口机场河的公交二公司保修车间,亲身体验更换轮胎的工作。“换胎时首先要用千斤顶将车身顶起、支好,确保车身安全,并在大梁或钢板处塞好马凳后才能开拆轮胎螺丝……”在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胎工陈祥的指导下,记者一步步操作,足足花费了半个多小时才将旧胎卸了下来。而这对于陈祥来说仅需10分钟。
旧胎卸了下来,需要到轮胎组换一个新胎,陈祥单手一推,轮胎就“听话地”朝库房滚去。见他如此轻松控制了一条半人高的轮胎,记者也自告奋勇,可奇怪的是,这200多斤重的轮胎在记者手里就是不听使唤,一会向左歪、一会又往右跑,几次还差点倒在记者身上。待到将轮胎推到车旁时,后背已是一身汗。
据悉,为确保公交车辆安全运营,武汉公交目前有4000余名维修技工,经常都是加班加点对故障车辆随报随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