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者服务周边社区成为洪山区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
2016-09-24 11:03: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李亦中)高校志愿者走进周边社区,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昨日,全市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充分肯定洪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之举。

洪山区有37所高校共50多万名大学生。早在2012年底,洪山地区高校与周边社区开始结对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逾10万名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老年人乐享晚年、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

狮子山街省农科院社区先后成立文体、家政、医疗、维修、法律咨询、绿化环保等20多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800多人,超过居民人数的五分之一。

武珞路、珞喻路、珞狮路、团结大道、徐东大街等主干道上的路口、公交站点及武汉火车站等窗口地带,建立长期志愿服务点,大学生们在这里开展文明交通引导服务。

与此同时,洪山辖区高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据不完全统计,洪山区高校各类场馆全开放或分时段开放率达67.8%。

截至目前,洪山区155个社区中,入驻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已达145个。大学生志愿者已成洪山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

为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洪山区出台政策,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1小时记1分,满100分后即可按照积分高低,在社区爱心银行兑换相应的礼品,比如免费理发服务、公交年卡、保险等。通过相关机构认证的星级志愿者,还可在辖区内卫生服务中心优先就医。区政府每年举行“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团队”等评选活动。

创新社会治理

1+10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