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专电(特派记者高宝燕)昨日,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下文简称“慈展会”)在深圳启幕,来自全国31个省市、2600多个慈善组织、企业和个人,以及75家国际公益组织共数万人到会。在生态公益展区,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带来的《艺术·江豚》公益巡展,成了慈展会大热,很多市民专程赶来欣赏江豚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
展览现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剪纸“非遗”传承人蔡骁龙进行了江豚义剪秀,只见金剪游动在彩纸上,手随心走,一幅幅生动的江豚畅游图令人爱不释手,更引来不少观众现场持剪学艺;岳阳东洞庭湖团队展示的8米长卷,讲述了洞庭湖畔普通渔民常年义务巡湖、与非法捕鱼作斗争的动人故事,并记录了渔民巡湖记录下的洞庭湖江豚分布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来自武汉的大学老师石静创意手绘《云楼梦江游》,展现了长江珍稀物种白鱀豚、江豚、中华鲟、扬子鳄的栖息地,以及沿岸的三峡、黄鹤楼、岳阳楼、江南水乡、豫园等名胜古迹和自然、人文风情;同为“非遗”的安徽马派皮影上演的《江豚皮影戏》更掀起高潮,人们纷纷聚拢并拍照留影,还有的现场手机“直播”给亲朋好友观看。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保护长江生态、长江江豚为主题的艺术公益展,本展览已先后在武汉、上海、南京展出,其创作团队达80多人,展览作品已超过百件。艺术家们通过摄影、国画、油画、陶艺、水粉、装饰画、剪纸、软雕塑等丰富的艺术形式,生动展现了长江江豚的生存困境、长江生态的危机对人类的影响,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本次展览由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联合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安徽爱汇堂江豚保护工作室、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扬州江豚保护协会、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东洞庭湖江豚保护协会等组织共同举办。
慈展会上,在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阿拉善湖北中心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组织下,长江日报“影像自然”工作室联袂来自上海、南京、扬州、镇江、岳阳等地的20个长江江豚保护组织及团队,共同发布《长江江豚保护宣言》,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留住江豚的微笑。
留住长江中的“微笑天使”
昨日,在深圳慈展会上,生动的江豚艺术形象,多角度地展现了江豚的生存现状,让人们了解长江的“微笑天使”
▲展会上可爱的江豚形象,引来人们纷纷拍照留影
▲中国20个江豚保护社会团队为长江江豚保护集体发声徐征宇摄
高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