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故事中找学习榜样
2016-09-24 12:48:00 来源: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嘉通讯员曾颖枫戴璐芳)昨日,汉口辅仁小学四(6)班的同学、家长,一起上了一节国学课。课堂上,同学和家长都争相发言,从《孟子》中的一个小篇章发散到“管宁割席”、“凿壁偷光”等故事,聊得兴致盎然。有家长说,这节国学课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还告诉了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或齐读、或男女生轮流读,这一段不过百字的《二人学奕》,被同学们变着花样读了十余遍。每读一遍,语文老师程德鹏都会有新的问题考大家,在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大家也读懂了这篇文言文:两个学生一起学下棋,但学习态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由此看出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学完这篇文章,程德鹏启发大家思考,关于学习态度,还有哪些古代人刻苦学习的典故值得了解。“管宁割席”“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同学们和家长都热烈讨论、分享,说出了十几个故事。学生吴欣恬说,上国学课一点都不枯燥,能听到这么多故事,也从故事中找到了榜样。

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喜欢国学课?原来,每天上课前,程德鹏都会鼓励学生们背诵一段古诗词,或是文言篇章。背诵下来的学生会获得一个小奖励——程老师写的书法作品。国学课堂上,每个答对问题的学生都会得到一枚“小星星”作为奖励,孩子们觉得学古文有意思,兴致很足。

程德鹏介绍,学校有晨会和夕会,学生们每天都要利用这个时间读20分钟《国学经典》《朝读经典》里的篇章。“反复诵读、持之以恒”,这是程德鹏对学生们学习国学经典的一个要求。他认为,小学生学国学,不只是品词析句,而要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升品质、培养习惯。现在,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日行一善》反馈本,用一两句话记录自己为他人做的一件小善事。

“国学经典大讲堂”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长江日报联合举办,每周走进一所中小学,带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领略国学魅力。

国学经典

昨日,程德鹏老师(左一)正在上国学课记者刘嘉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