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娟通讯员蔡柳柳)姐妹、父女或爷孙同台,共唱京剧、汉剧、楚剧、昆曲等多段经典好戏。昨日,我市首届“戏曲亲子秀”决赛在武汉市群艺馆小剧场举行,上下午两场精彩的表演,不仅让专业评委们连连称赞,也让不少观战的家长们看得乐不思归。
武汉首届“戏曲亲子秀”活动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武汉戏剧家协会、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具体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戏曲传承与发展。比赛从8月开始,历经初赛、复赛一路走来,决出了30个优秀家庭亮相昨日的决赛。
昨日,30个家庭带来了京剧、汉剧、楚剧、豫剧、昆曲等多个剧种的演出,不仅有京剧《红灯记》《贵妃醉酒》,楚剧《推车赶会》等经典选段,也有别出心裁的京剧小品,将《红灯记》和《红娘》连缀在一起,穿插着戏曲小常识亮相,引来一阵喝彩。而最引人注目的显然是众多的小演员,MINI版的“白素贞”和“小青”,由双胞胎姐妹扮演的“贵妃”,更有5岁半的小杨延昭,不仅“萌”出新高度,唱腔、身段也有模有样,让观战的家长们频频举起相机和手机记录。
经过两场角逐,最终由硚口区选送的爷孙组合鲁文龙、鲁昱辰表演的京剧联唱《红灯记》《沙家浜》夺得了全场最高分。首届“戏曲亲子秀”11月举行颁奖典礼,将邀请众多戏曲名家为优秀戏曲家庭颁奖。
评委他们不是简单卖萌,是有真功夫
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梅花奖”获得者王荔很激动:“我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比赛,这些小选手比我学戏的年纪还要小。他们的表演不仅是简单地卖萌,而是真的掌握了一些戏曲的基本功。不管是唱腔,还是扮相、身上的功夫,和乐队的配合,都有可取之处,真的不容易!”王荔评价,这次“戏曲亲子秀”的表演涉及多个剧种,不仅发掘了很多好苗子,也体现了参赛者的用心和创意:“像京剧小品,非常符合孩子的特点,也非常有创意。”
王荔认为,“戏曲亲子秀”以家庭为单位传播戏曲文化,往往是一个孩子带着几个家庭来参加,互相带动互相影响,活动中不仅传播了戏曲文化,也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我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的积极性得到鼓励,让他们有意愿学习,也有机会去表演,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戏曲。”
(记者王娟)
MINI版的“白素贞”和“小青”记者刘洪洋摄
参赛者家长孩子互相影响
昨日上午演出的昆曲《金山寺》选段中,一对MINI版的“白素贞”和“小青”联袂登场,让“法海”不得不坐在地上跟她们对戏,引发了场内一阵笑声。扮演“白素贞”的汪梦甜8岁,和9岁的“小青”陈郑萱是表姐妹,而“法海”则由汪梦甜的爸爸扮演。这对小姐妹花在学校戏曲班刚刚接触昆曲才两个月,但从戏曲频道里看过不少戏。除了学唱腔,陈郑萱还能跟记者分析人物的情绪变化,“我们去找法海是为了把许仙要回来,先是求法海,后来就是威胁他,要表现得凶一点,对不对?”
家长带着孩子学戏,孩子的表现也在影响着家长。5岁半的苏祺祾,是此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他不仅和奶奶成浩演出一段《洪洋洞》,还在《沙家浜》里担任助演。成浩介绍,苏祺祾学戏已经有两年多,目前很多唱词的字都还认不全,但已经会很多戏。因为喜欢,他不仅学自己的行当老生的唱腔,就连对手的唱词、过门的音乐都要背住,背不出来还大哭一场。“每学一出戏,剧情、人物、唱词,都要大人解释给他听。所以我常常说,不是我带着他学戏,而是我跟着学了好多”。
(记者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