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威斗”难保太平
2016-10-18 08:17:00 来源:长江日报

·以史为剑·王莽对这个迷信道具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数十条人命的重视

文/侯虹斌

这一年的冬天,长安冷得出奇,大雪没到大腿处。就在这最冷的几天里,长安城的南郊,冻死了数十人。

对于两千年前的新朝来说,自然条件恶劣时,物质条件、交通条件和赈灾管理水平又无法跟上,冻死人并非罕事。但不同的是,这次冻死的主要是官员是士兵,而不是最底层的贫民或老弱病残。对于帝都这样方便补给的地方来说,这就太不寻常了。但对皇帝王莽来说,他根本不关心。

话要从这年八月份说起。王莽亲自前往南郊,命令铸作威斗。威斗,以五石铜做成,形状像北斗一样,长二尺五寸,用来厌胜众敌——想以诅咒或祈祷厌伏敌人。

这个威斗与北斗星有关,因为北斗绕“天帝星”所在的北极日夜不息地旋转,所以一直被视为天帝的车子;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都与“斗”相关。长安还有个别名“斗城”,就是从这个说法中来的。王莽极为相信威斗的功效,以为模仿北斗的形状造一个神符放在身边,就可以内保皇位,外平叛军。按古法,这就是一个用黄铜掺入五色石所铸、状若北斗的铜勺,威斗柄端雕有龙形。

当时,王莽的军队在与四面八方的叛军和匈奴的作战当中,节节败退,内忧外困的朝廷早已无力去对敌。晚年的王莽从谶纬转向了厌胜,各种各样的厌胜。这是一种巫术,只不过是以国家的名义施行罢了。

朝廷派了大量的工匠和护卫军队研发这个威斗,但无论如何都很难铸成模。一直拖到寒冬腊月,就在倒模的最后关头,长安忽然飘起了大雪,是数年来的最低温。然而,驻守的官员得到死命令,必须绝对保证威斗在这一夜铸完,我猜想,可能还有一些诸如“违令者斩”之类的威胁。任务完成了,但数十名官员、士兵、工匠也被冻死了。

如果我是在写小说,我可以展开想象,这个威斗不浸润人血,就无法成型,所以才会有这种巧合。历史没有记载这个细节,但王莽对这个迷信道具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数十条人命的重视,却是可以肯定的。

这个炼成的威斗,平搁在一个刻了方位与星相的铜版上,自会逐北而转。再加以专观星象司命的调整,威斗便可随着时辰而转动,皇帝的座位也可以时时跟着这个威斗转动,调到一个吉利的位置。在一番仪式之后,王莽把威斗请回了未央宫,整天抱着这个神符,爱不释手。自此,他睡觉时,威斗置于床边;他上朝时,威斗放在御座旁;他出行时,则让人扛着走在皇辇前面。

但这些有用吗?当然没有。

不到一年,未央宫就被绿林军攻破了。兵败如山倒,大臣们扶起王莽,出了前殿,出了白虎门,和新公王揖奉车等在门外,把王莽带到了渐台。

渐台是未央宫苑中一座四面临水的高台,大火一时烧不到这里。其实渐台这个名字本身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星官的名字,由四颗恒星组成,在织女座旁。王莽迷信到丧心病狂,传说,北斗是群星所朝宗,万灵所俯仰,若能礼拜供养,就会长寿福贵;不信敬者,运命不久。

可惜王莽的运气还真不怎么样。公、卿、大夫、侍中、黄门郎从官尚有千余人跟着王莽一起逃到这里。王莽躲进渐台,手里还死死地抱着符命、威斗,声称到了最后,这些东西一定能保护他,保护大家的安全。

但保护大家安全的是王邑,他昼夜奋战,将士伤亡惨重。绿林军攻进来,里里外外包围渐台无数层,最后,护卫的军队全部战死。商人杜吴杀了王莽,取其绶;校尉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新朝就此灭亡。

侯虹斌作家,媒体人。著有历史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