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北两会]政协委员评说湖北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2017-01-19 23:19:00 来源:荆楚网

_MG_7083.JPG

付群刚委员即兴表演。记者张扬 摄

湖北日报(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扬)“大鼓一敲精神抖,云板和声伴歌喉。阳春白雪虽可贵,下里巴人也风流……”19日,在政协湖北省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省政协委员、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一段铿锵有力的湖北大鼓,让这场“彰显文化自信、繁荣湖北文化”的讨论达到高潮。

  文化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文化繁荣。作为文化大省,湖北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成为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界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基础建设必须跟上,为文化工作者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土壤”。省政协委员傅中望说,文学鄂军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20多年来,湖北文学界不断呼吁建设“湖北文学馆”,为湖北文学安个家。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部门肯定的文学馆依旧是一张蓝图。

  想要有个家,同样是付群刚委员等人的愿望。湖北大鼓在我省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由于传统阵地民众乐园改造,付群刚和艺术家们面临没有地方演出、传承人匮乏等现实问题。

  “农耕文化在当今社会很难传播,无法引起年青一代的共鸣,导致受众越来越少”。省政协委员李建华接过话茬,“去年在湖北大学参加汉剧研讨会,一名演员沮丧地告诉我,每次演出,台下‘一望无牙’,全是爹爹婆婆”。他说,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听到这里,省政协委员杜建国不禁感慨如今戏曲从业者人才凋零,“我读中学时,戏曲学校可是千里挑一才能进去”。他建议,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的带动作用,把文化改革真正推向市场,尽可能地扩大群众基础。

  刘永泽委员建议,表彰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为他们颁发终生成就奖;为文艺名家创立工作室,同时延迟他们的退休年限。

  针对目前湖北部分大型剧目“出不去、走不动、演不起”等现状,王建刚委员毫不讳言,“演员台上自信,台下不自信”。他建议放权到团,加大中小型剧目的创作,主动融入市场,摈弃非大戏不出门的懒汉思想,以解决剧院团和艺术家的生存问题,使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文化自信在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朱莎莉委员建议,建立走出去的渠道,加大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投入,不要把好肉烂在锅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