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值班员张国翔在站台组织旅客乘降
客运值班员张国翔与列车长办理交接
元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二。早上5点半,外面的天空漆黑一片,宜昌车务段利川车站客运值班员张国翔在妈妈徐明华的催促中起了床。
简单洗漱后,他和妈妈徐明华一起出了门,准备到车站接今天6点20分的第一趟客车。
1991年出生的张国翔是第三代铁路人,从部队复员的他已经在岗位上度过了第6个春运。他和他的父亲张明、母亲徐明华都在利川这个武陵山深处的三等小站工作。
应急值守员张明开放调车信号
张明联系列车开行信息
“从部队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了宜昌工作。可架不住父亲说宜万铁路刚刚通车,车站人手不够,希望我能到利川来。打小我就听父亲的话,就这样找领导调到了这里。一直没动窝。”张国翔满脸笑意。
张国翔是车站的客运值班员,管着一个班20多个人。上班时,他必须第一个赶到车站,查看售票、验票、站台等岗位的人员是否到齐,询问运转室列车正晚点情况,检查自动售取票机、实名制验证电脑、查危仪、站内灯光等设备,了解车票发售和客流情况,以在点名会上布置一班的工作,提出注意事项。
“我的父亲张明今年50岁了,年轻的时候是单位的安全干部,现在是车站技师级别的应急值守员(俗称调度)。赶上铁路减员增效改革,父亲办理了停薪留职。2010年10月,为准备宜万铁路开通,他接到通知,要求他回单位上班。对此,他二话没说,结束手头的事情就回了单位。”对此,张国翔认为可能是父亲当过兵,把服从命令当做军人天职的缘故。
丈夫和儿子都在利川工作,同是铁路职工,但一直因严重偏头痛病休在家母亲徐明华自然跟随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一到饭点,徐明华都会一手提着一个饭盒,一个送给丈夫、一个送给儿子。
因为车站人手不够,如果遇上其他同事家中有事或者生病什么的,张国翔和父亲张明要经常连班。看着丈夫和儿子憔悴的面孔,母亲徐明华找到单位,提出回来上班。
“我妈看我们父子太累了,说多个人就多点力量。虽然身体原因不能卖票,但还能干些其它的工作。因此,就回来担任查危员了。”在车站进站口的查危室,张国翔看着一脸认真盯着查危监视屏的徐明华心疼地说道。
查危员徐明华通过查危仪检查过往旅客的行李
利川车站候车室虽然只有1000多平米,但春运每天要停靠59趟客车,客流高峰的时候有3万多人坐火车往返。“这对我们职工服务工作的要求太高了,任何一个环节稍不注意,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春运中更是容不得半点松懈。”看着陆陆续续进站,准备出门的旅客,张国翔表示。
接完第一趟车后,趁着离下一趟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张国翔回到值班室拿起了电话,一脸幸福的和已经怀孕近7个月的妻子赵静视频起来。
“我老婆说一个爱父母的人,肯定会爱妻子,于是决定嫁给我。可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们因为要忙春运,却顾不上照顾她。春运前,她说不能给我们添乱,就让我把她送回了娘家。”对于不能陪着妻子过年,张国翔十分无奈。
“为了人们能走出大山,公公、婆婆和老公都走进了大山。铁路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干吧。”视频那头,清秀的赵静安慰着张国翔。
张明给上班的妻子送来午饭
一家三口合照
张国翔坦言,父母亲年轻时因为忙着工作,自己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2015年奶奶突然去世,全家人因为忙着春运而没和奶奶辞行的时候,自己内心还是很埋怨父亲的。但外公是铁路人、父母亲和我也是铁路人,像父亲让我到利川工作,父亲快50岁还学售票、考技师,把家搬到利川……很多事情,随着一个一个春运走过了,慢慢变得理解了一些。尽管今年节后的春运刚刚开始,但对在春运这个特殊战场上已经有着6年阅历的张国翔来说,自己有信心打赢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