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保护”更要“精准关爱”
2017-10-11 15:20:00 来源:人民网

新华社近日报道,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南州投入2400万元,为10万名小学阶段留守儿童配发具有定位、预警和通话功能的安全手环,实现留守儿童信息与公安机关报警平台无缝对接。

这则新闻让人欣慰。这些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不少,一种是现实的困境与无奈令人揪心,一种是政府的“织网托底”与社会的关爱从未停歇。有无奈,但更有改变的希望;有关爱,但也得承认距“关爱全覆盖”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关爱全覆盖”那么难?从某种角度说,以前的救助与关爱行动都得靠“人”去执行,这当然是必须的,但设身处地想一想,无论村干部、民警还是教师、公益人士,都有本职工作,要求他们把工作重心都放在留守儿童身上,恐怕不现实,更不要说人的责任心还有强弱之别。也就是说,完全仰赖于“人”的救助体系很难保证没有漏洞,而智能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漏洞。这正是让人欣慰之处。

小小手环,为孩子们提供了全天候“精准保护”,这一点非人力能及。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很多,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愁吃穿,安全就成了第一需要。父母不在身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常把他们作为猎物,有的伺机敲诈钱物,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们犯罪,还有人对留守女童实施性骚扰。公安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试想,当孩子遭到伤害身处险境时,能摁动手环及时报警,必然大大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将安全手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留守儿童保护中,让“无缝对接”成为可能,这是保护方式的创新,无异于为孩子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这不无启示:从根本上破解留守儿童难题不是朝夕之功,“治本”的同时不妨多些“治标”之策,现有条件下的点滴改进都值得称道;安全手环,以及不少地方开辟的亲情聊天室、网络电话,都是用技术手段去解决留守儿童保护中的难题,很实用,值得借鉴。

话说回来,技术有实用的一面,但技术不是万能的。留守儿童不是有了安全手环就安全无虞。安全手环为他们筑起了最后一道“防波堤”,但无法预知危险并教他们远离危险;能挡住一部分外界侵害,但无法消除孩子因情感缺失所带来的成长困境。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内向自卑、情感冷漠、心理逆反等负面状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对孩子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诸多不良后果。显然,孩子需要有温度的心理和情感慰藉,这也是保护他们安全的应有之意,但这种“温度”很难靠技术生成,还是需要“人”来用心抚慰。一个实现“关爱全覆盖”的救助体系,不能没有技术的“精准保护”,也不能没有人的“精准关爱”,两者各展所长、相互结合,才是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呵护。

应该说,这些年来,从政府到民间,从制度到技术,从物质到精神,方方面面都围绕着留守儿童问题探索实践,其中既有理念的进步,更有务实的行动。往小里说,有的地方由村干部、教师、热心村民组成“代理家长”,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有的地方研发了具备GPS定位功能的留守儿童大数据平台,实时跟进、动态管理;还有企业尝试用人工智能合成父母的声音为留守儿童讲故事……往大里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为儿童进城提供更多机会,让城市也能涵养亲情的温度;扶持“父母返乡”创业就业,让农村也能承载起家庭的重量;推广“免费午餐”、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赢未来”计划,让孩子在良好的教育中增强自信、抚平心伤……种种努力,有效扩大了对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通过改革发展给予他们以力量和希望。

技术的“精准保护”和人的“精准关爱”,一样也不能少,而且在实施的广度与深度上仍有拓展空间。虽然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撕裂不可能短时间填平,虽然“我搬起砖头时,无法拥抱你;我放下砖头时,无法养活你”的无奈总是让人心伤,但不能再让留守儿童为社会转型付出成长的代价,这已是社会共识。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精准保护”“精准关爱”,以他们渴望的方式抚慰孤独、陪伴成长,使他们在流动的时代也能拥有“稳稳的幸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