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殇:官场“闻饭局则色变”几时休?
2013-12-18 21:43:34 来源:汉网
    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 其中,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按程序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新华网 12月17日)

    “又喝死了一个”,这是普通老百姓在得知副省级干部付晓光的私人饭局上一人因喝酒过量致死后的第一反应,而一个“又”无疑说明了很多问题。是的,不论民众有没有过统计,类似于这种官员在饭局上陪酒致死的新闻已经早已不是第一次映入大家眼帘了:2012年吉安市公路管理局行政办公室主任尹飞宇因陪客醉酒当场死亡,而在今年9月,浙江一名在国税系统工作的小伙儿的母亲,在微博上求助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称自己儿子常日在饭桌上陪酒,身体很吃不消,一时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

    其实,官场饭局几乎必大喝豪饮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对此,可谓江湖有传闻,坊间有流言,个人还有亲身体会,特别是酒量差的公务员,说他们“闻饭局则色变”一点都不夸张。可是,存在的并不全是合理的,对于公职人员,饮酒过度不仅给自身健康敲响了警钟,影响个人家庭生活,而且常常因此耽搁日常工作,损害了党和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互联网时代,在相对畅通的民意反映机制下,丑恶现象一出,必如过街之老鼠,群起而攻之。从这次舆论对官员陪酒致死的消息几乎一边倒的谴责声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民众对此陋习的憎恶,以及对付晓光身为国家副省级干部,滥用公款,大吃大喝行为的愤怒。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得做长远的制度化打算。

    中国素来就有浓郁深厚的“酒文化”,如李白、杜康等与酒有不解渊源的风流名士,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据报道,中国人一年仅喝掉的白酒这一种酒类,就有一个西湖那么多!热衷于“喝上几盅”的饮酒习惯几乎遍布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官场就更成了酒局集中营。由此可见,豪饮猛喝的饮酒作风不仅存在于官场,更作为一种独有的酒文化根深蒂固于百姓心中。

    “先正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次中纪委将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致陪酒人员“一死一伤”的案例作为典型通报,就是希望其他公职人员,尤其是党政机关内的领导干部,引以为戒,严于律己,杜绝酗酒成性的饭桌文化,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政府。然而,要从根本上终止官场“闻饭局则色变”的心理现象,除了需要进一步压缩“三公消费”,推进公款消费财务透明制度,严格落实党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以外,还得站在反“四风”的高度,注重舆论宣传的导向,摒弃传统酒文化中恶意劝酒、过量饮酒的“糟粕”,在全社会掀起“适度饮酒”的酒桌新风尚,双管甚至数管其下,类似于“官员陪酒致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治,从而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文/冰天雪)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