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关,五门八路的年货市场仍然火爆,但是同往年相比,一些以往热销的年货产品到了今年,同比销售额竟出现大幅下滑,例如:浙中地区规摸最大的台挂历、年画商品的集散地——义乌,以往的火爆热销场面被今年今年商家眉宇间的“乌云”所替代,大量的台挂历滞销,退货单接踵而至,同时,仓库中还积压着巨量存货,卖不出去就俨然一堆废纸,令关联商家直呼“血泪成河”。
按照供需理论,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大于求,要么是今年供应大大超过往年,要么就是今年对该类产品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导致价格走低,外销无门。台挂历之类的年货今年的产量一般都是按照去年的统计记录为参照进行生产的,因此,大量商品滞销的主要原因应该在于市场对台挂历等诸如此类的商品的需求同比明显下降。那么需求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往年的台挂历买方市场主体又大多是谁呢?
据义乌市文化礼品行业协会会长金景喜介绍,台挂历市场往年的销量一直都很火爆,而近年来萎缩趋势已经明显,今年就更是一个巨大的需求谷底,原因就在于以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为主力军的消费群体订单大幅度的下滑。由此可见,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为主的消费群体的流失才是台挂历等年货销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前,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正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反“四风”为重点的作风整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中央陆续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严抓公款浪费,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中央纪委在今年十月颁发的《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就是诸多禁令之一。令行禁止,随着通知的颁发和落实,公款订购台挂历送礼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
此次台挂历商品大量滞销和被退货现象的发生,与商家对政策和形势的理解错误、预估不足密不可分,部分商家以为反“四风”只是“一阵风”,宁可相信坊间流言和购买惯性,也不相信中央对“四风”问题的打击力度,最终才导致违背政策走势的年货商品大量积压、退订的后果,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早已改变生产方向,转投其他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不但没有出现亏损,反而受益于自身的正确预判。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只有令行禁止,才能维护法规的权威性。在当前反对“四风”的市场形势下,中央政令正致力于依靠对公款消费的严格管理,倒逼出以公众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消费主体新格局,而靠公款消费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难返,我们的企业应当顺势而为,改变过度依赖政府、国企等公共组织的消费生产模式,及时谋求转型,这既是对中央政令法规的一种支持,也是利于自身发展、获益的一道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