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政策执行有力岂能披着“皇帝新衣”?
2013-12-25 11:40:58 来源:汉网

在河南省宁陵县,替人上环成了一些中年妇女的赚钱方式。她们受雇以200元的价钱,到位于县城北面的计生指导站里走程序,以帮助各个乡镇完成上级下发的上环、流产任务。雇佣她们的,是当地一些贩卖计生指标的中间人。(海外网 12月25日)

当计划生育要雇人才能完成之时,一时间引发轩然大波。官方还是一如既往的表示没有此种荒唐与滑稽之事的发生,民众以及不愿透露姓名工作人员却表示此情形由来已久。面对着这迥然相异的说法,笔者不知道到底是谁为真谁为假。不过,如果当国策需要用金钱来执行时,这只能是政府的悲哀。

计划生育,是我国在七八十年代因为人口迅速增长以后,面对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发展难题,党和国家通过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希望通过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以提升全面素质质量,计划生育作为国策执行30多年来,对于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众所周知,生育由于其不稳定性,在国家层面尚且只能估算,在基层更是无法精确。然而,在宁陵县计生系统却能将所有情况未卜先知,并出台制定一份“指导数字”指标,包含结扎、引流、放环,仅仅一个乡镇需要完成上环认为130个,19例引流任务。笔者实在难以想象上级部门是根据何种缘由能够制定出如此细化的任务标准,恐怕这不过是将全年工作任务平分以后的任务摊派而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几个妇女拿着金钱在计生指导站来来回回几趟却从未接受任何检查治疗之时,难道这一种100%完成任务还有存在的意义?恐怕这一种只是因为领导要完成而完成,从不注重计划生育实际作用功效的发挥,反而一味注重最终完成率几个冰冷的数字,这一种为了任务而工作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形式主义。

总而言之,政策的执行不应当仅仅当做冰冷的指标予以量化,如此“对策”应对上级“政策”太过于讽刺。这华丽的指标完成率在官员手中熠熠生辉背后,折射出的是下级的不作为以及公众对此的冷漠与麻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